刑事立案后可以撤案吗?公安刑事立案后可以撤案吗
特邀律师

刑事立案后可以撤案吗?
答案:一般情况下,刑事立案后是不可以撤案的。刑事立案是指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执法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一旦刑事立案,涉案的事实已经成立,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将会继续进行侦查和起诉程序,直至案件审判结束。因此,一般情况下,刑事立案后是不可以撤案的。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下列情况,可以撤销刑事立案:
情况 | 法律依据 |
1. 案件事实不清 |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 |
2. 案件证据不足 |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 |
3. 案件不构成犯罪 |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三款 |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这些情况。
1. 案件事实不清
案件事实不清是指在刑事立案后,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发现案件事实并不明确或存在疑点。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刑事立案。
2. 案件证据不足
案件证据不足是指在刑事立案后,经过进一步的侦查和调查,发现案件证据不足以支持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刑事立案。
3. 案件不构成犯罪
案件不构成犯罪是指在刑事立案后,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审查,发现案件所涉及的行为不符合构成犯罪的要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刑事立案。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立案的撤销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审批,并且案件事实不清、案件证据不足或案件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必须确凿无疑。否则,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将会继续进行侦查和起诉程序,直至案件审判结束。
以下是一些案例,用以说明刑事立案后可以撤案的情况:
案例一:
某案件中,公安机关立案后发现案件事实不清,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发现关键证据存在疑点。经过审查后,公安机关决定撤销刑事立案,以保障案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案例二:
在某案件中,公安机关立案后发现案件证据不足以支持起诉。经过进一步的侦查和调查,公安机关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因此,公安机关决定撤销刑事立案,以避免无谓的司法追究。
案例三:
某案件中,公安机关立案后发现案件所涉及的行为不符合构成犯罪的要件。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审查,公安机关确定该案件不构成犯罪。因此,公安机关决定撤销刑事立案,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刑事立案后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撤案的。但在案件事实不清、案件证据不足或案件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撤销刑事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