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是什么意思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23
266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如何处罚法律主观: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是指在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如何处罚

法律主观: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是指在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是怎样的

1、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是:

(1)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

(2)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3)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指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对于未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的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共犯怎么认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共同犯罪指的是二人以上,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共同的犯罪行为,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的犯罪故意。从犯罪的主观方面来看,构成共同犯罪必须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这里的“共犯”就是共同犯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以上知识就是对“交通肇事罪共犯怎么认定”这一问题进行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关注无讼,私信咨询。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解释》中,“共犯”就是共同犯罪人。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人员已与肇事者共同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是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关于指使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定性问题,在司法界有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应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有的认为应定包庇罪①、有的认为属于交通肇事罪②。《解释》的出台,为法官审理此类案件消除了困惑,但理论界的争议却并未停止。笔者认为,上述《解释》开创了共同过失犯罪之先河,超越了法定的法律解释权限,违背了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理论,实属越权解释。交通肇事罪不存在共犯问题,理由如下:首先,《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当然就应当被排除在共同犯罪之外,而且,作为共同犯罪,各犯罪人之间理应存在犯意的联络,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根本不存在犯意,更无从谈起存在犯意联络了。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中,行为人主观上表现为过失,与他人无犯意的联络,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因而不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在同一刑法体系中,既承认交通肇事罪为典型的过失犯罪,同时将过失犯罪排除在共同犯罪之外,却又在《解释》第五条中规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情形,这与现有法律是相冲突的。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见,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不是交通肇事罪的成立要件。也就是说,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对交通肇事罪不具有定罪层面上的意义。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只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而且承受这种量刑情节的主体只能是交通肇事人,而不能包括其他人。其次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来看,交通肇事罪是一个典型的过失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所以交通肇事罪根本就不存在共犯的问题。虽然指使逃逸和逃逸行为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范畴,但指使逃逸和逃逸行为是发生在交通肇事以后,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人或自己逃避法律追究,所以仅以行为人对逃逸行为存在共同故意,就认为他们是交通肇事共同犯罪的故意是不妥当的。因此,对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什么,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问题《解释》第8条第一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这里的“共犯”就是共同犯罪人。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人员己与肇事者共同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是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但是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可以说《解释》开创了过失共同犯罪的司法实务之先河。刑法第25条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这是我国刑法第23条第一款对共同犯罪所下的定义。我国刑法理论界也普遍认为“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基于共同故意而共同实施的犯罪”等等。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过失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也普遍不承认之。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条件,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经过意思联络,明知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实施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如何量刑

交通肇事逃逸量刑法律主观:(1)至 (5)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在 发生交通事故 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 交通肇事后逃逸 ”的认定,首先, 交通肇事逃逸 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 ...
2024-01-12 18:00

交通肇事罪多少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主观: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六周岁,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 ...
法律百科
92热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怎么处罚法律分析: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刑标准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 ...
2024-01-12 18:09

交通事故保险绿色通道是什么意思(车险理赔绿色通道)

交通事故保险绿色通道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理赔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投保人提供的一种快捷、便利的理赔服务通道,投保人可以在购买车险时,选择加入保险公司提供的交通事故保险绿色通道服务,总结:车险理赔绿色通道是保险公司为方便投保人,提高理赔效 ...
离婚法律
850热度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如何处理(无因管理违背本人意思)

无因管理造成受助人损害的如何处理?法律分析: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的情形下,造成受助人人身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损害由受助人或者侵权人承担。2无因管理损害赔偿的范围比较广泛,无因管理当事人之间的损害赔 ...
2024-01-12 18:18

交通肇事罪都得判刑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
法律百科
488热度

赠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谁担责呢

“好意同乘”中交发生通事故由谁担责法律分析:一是交通事故是由于对方车辆造成的,应当由对方车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机动车驾驶人对同乘者不承担损害赔偿的连带责任。二是交通事故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其要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但一 ...
2024-01-12 17:45

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如何处罚法律主观: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是指在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 ...
法律百科
266热度

自首是指什么(自首是指什么意思)

自首是什么意思自首是什么意思如下:自首的意思是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 ...
2024-01-07 14:43

醉酒驾驶属于交通肇事罪吗(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最新规定2023)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 ...
法律百科
959热度

醉驾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怎么处理(醉驾发生事故)

醉驾事故一般如何处理饮酒后驾驶车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何处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下: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2.写下事故 ...
2024-01-07 14:29

供述同案犯是属于立功吗(共同犯罪供述同案犯属于立功吗)

举报同案犯算立功吗法律主观:若是行为人检举揭发同案犯所犯的与本人为同一犯罪行为的,不构成立功;但如果是检举揭发同案犯另犯罪行的,可以认定为立功。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 ...
2024-01-12 17:17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时间在什么时候

综上所述,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肇事司机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侦查,立案时间是交警通过对现场勘查、初步调查后,认为构成刑事案件,制作立案决定书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2.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 ...
法律百科
133热度

醉驾判2缓4什么意思用坐牢吗(醉驾判二缓四是什么意思)

酒驾缓刑是什么意思还要坐牢吗法律分析:被判酒驾缓刑的意思是:酒驾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是对酒驾行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拘役处罚,缓刑三个月是三个月缓刑期内只要没有违反法律或其他规定的情况,在缓刑期满后可不执行原刑罚,轻罪缓刑期间是不会 ...
2024-01-12 17:20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法是什么呢(承担侵权责任是什么意思)

简述多数人侵权几种类型及相应的责任承担方式根据侵权行为侵犯的对象不同,将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划分标准不同,相关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侵权责任的类型及承担方式如下:(1)停止侵害。当侵权行为人实施的侵权行为仍然处于继续状态时, ...
2024-01-07 14:22

交通肇事罪是否是过失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
法律百科
397热度

交通肇事冒名顶替的怎么处罚(学生冒名顶替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冒名顶替怎么处罚法律主观:交通事故冒名顶替的处罚规则:1、在肇事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涉嫌构成包庇罪,会受到刑事处罚;2、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 ...
2024-01-12 17:01

交通肇事罪承担法律责任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 ...
法律百科
839热度

保险公司赔偿交通事故修车其间的交通费吗

三者险包括修车期间上班的交通费吗三者险包括修车期间上班的交通费吗?三者险是指责任险,主要是保障遇到交通事故、导致第三方的车辆、财产和人身受到损失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险种。通常情况下,三者险并不包括修车期间上班的交通费。三者 ...
2024-01-07 14:33

交通肇事罪被判刑服刑后还需承担民事赔偿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 ...
法律百科
43热度

计分周期内累计12分被扣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可以拒赔吗

计分周期内累计12分被扣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如何处理法律分析:驾驶证被记分达12分时,驾驶证是应当被暂扣的,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人是不允许驾驶机动车的。此时若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合同条款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应为有效条款。保险 ...
2024-01-12 17:05

交通肇事罪法律上的主体有哪些特征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交通肇事罪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 ...
2024-01-12 17:12

交通肇事罪的特征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罪的事故特征及主要表现有哪些通肇事罪的特征有这些: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犯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 ...
法律百科
336热度

五证分别代表什么(五证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土地五证都是什么证土地五证具体如下:1、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是单位和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律保护;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用地和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没有该证的用地单位属非法用地,其工程 ...
2024-01-07 14:39

交通事故中止书是什么意思(事故认定中止书)

5. 交通事故中止书的签发对当事人有何影响,交通事故中止书对当事人有以下影响:事故处理暂停:中止书的签发意味着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被暂停,当事人暂时不需要承担进一步的处理责任,交通事故中止书对当事人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首先,中止认定意味着 ...
离婚法律
820热度

股东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是什么(股东虚假出资是什么意思)

虚假出资要承担什么责任法律主观:虚假出资的法律责任有: 1、对其他股东和公司 承担违约责任 、对 公司债务承担 连带责任; 2、承担罚款的行政责任; 3、承担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公 ...
2024-01-12 16:53

交通肇事罪民事赔偿判案理由依据是怎样的

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百万购车补贴交通肇事罪民事赔偿有什么规定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的民事赔偿有下列规定:因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 ...
法律百科
187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