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还款该如何处理(被法院判决还款后怎么处理)
判决后还款通过什么途径
判决书下来后的还钱方式: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法律并没有对还款方式进行限定,因此债务人既可以选择现金、财物履行,也可以通过转账履行。
具体还款的方式:
1、通过与承办法官联系,在法院将钱转交给对方,这样避免对方到时赖账;
2、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转给对方,可以备注下是由于法院哪个案子的判决给对方的;
3、被告人可直接找原告协商,双方确定如何交付,然后按约定时间进行交付,再让对方出具个收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二百三十六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被执行人想要履行还款该怎么做
债务纠纷中被告败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把钱交给原告的,按照规定,判决书生效以后,一般情况下有执行判决书义务的当事人把钱交给权利人即可。经过承办法官同意的,被告方也可以把权交给法院,再由法院交给原告。
法律分析
案件判决书生效后,被告应主动履行,履行可以直接通过双方协商然后交付,也可以通过承办法官沟通,由被告交给法院再由法院转交给原告。民事判决以后,有执行判决书义务的当事人,一般情况下应当直接将钱交给权利人,如双方为了避免争议,并且经法院承办法官同意的,也可以通过法院来进行中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法院不会进行相应的通知包括涉及财务纠纷时也不会干涉,如果对方未履行判决,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程序来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失。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判决书下来没能力还款怎么办
一、法院判决后无能力偿还怎么办
1、法院判决之后如果债务人没有能力偿还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是分期偿还。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百二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在任何时候,包括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
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折抵,扣除行政处罚已执行的部分。
二、因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罚金确有困难怎么解决
1、因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罚金确有困难,被执行人申请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准许;
2、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
法院判决还钱,但就是不还怎么办?
判决还钱后,被告人拒不还钱的,原告可以向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告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则强制执行中止,强制执行必须为被告人以及被告人所供养人保留必要得生活费用资产等。
法律分析
欠钱不还被起诉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还谈不上有什么后果,如果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并采取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导致无法执行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一)法院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二)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三)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四)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五)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六)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