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收集证据要注意些什么



当事人收集证据要注意些什么
当事人收集证据要注意些什么
当事人在举证时要注意对证据的要求如下:
1、证据必须属实;
2、证据材料为物证的,一般应提供原物;
3、证据材料为书证的,应当提供原件,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4、证据材料为检查笔录及鉴定结论的,应当提供原件;
5、证据材料为视听资料的,应当提交未被剪辑、加工过的原始资料。
当事人举证责任有哪些
1、当事人举证责任;
2、人民法院举证责任;
3、举证责任倒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法律分析:
医疗事故证据收集注意事项有:1、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还应注意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提高办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收集证据要严格遵照法定的程序,严禁刑事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3、还应当注意保护当事人(包括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各种合法权利。例如,对被害患者的隐私不能随便泄漏,以避免造成对其不应有的伤害。
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下列事项:
(一)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
(二)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
(三)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
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
法律分析:(一)应明确取证方向。(二)应迅速、及时地收集证据。(三)应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四)应深入、细致地收集证据。(五)调取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的权限。(六)在调取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七)在调取证据时,应当善待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并告知获得救济的途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第六十四条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法律分析:1.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发生刑事案件拨打110,警察会立即出警。报案越及时,收集证据月及时。司法实践中,延误证据收集多是因为当事人报案不及时。
2.收集证据要有目的,有计划。发生凶杀案,先要在与失主有恩怨的人中排查,通过排查逐渐缩小怀疑圈,确定重点嫌疑人。
3.收集证据要客观、全面。客观,就是反对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全面,即要搜集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也要收集证明嫌疑人无罪的证据。
4.收集证据要深入、细致。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往往与表面现象不同。
5.依靠群众与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
依靠群众是因为任何犯罪都会留下痕迹。找更多的人调查,能收集到的线索就越多,了解案情就越全面。而不是将未经审判是怀疑告诉群众,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喊口号,以舆论压司法。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取证和鉴别证据真伪。
6.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注意保守秘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严禁刑讯 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7.证据必须及时固定,妥善保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