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怎么样的呢



仲裁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怎么样的呢
仲裁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怎么样的呢
法律主观:
因为 签订劳动合同 产生纠纷而 申请劳动仲裁 的, 劳动仲裁申请 人的权利义务如下: 1、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1)有申请、答辩、变更、撤回仲裁申请的权利; (2)有 委托代理人 代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3)有申请有关人员回避的权利; (4)有请求传唤证人,请求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5)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6)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对方当事人不履行的,有请求人民 法院强制执行 的权利。 2、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1)有遵守 劳动仲裁程序 和仲裁纪律的义务: (2)有提供证人、证据的义务; (3)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询问的义务; (4)有承担履行生效的裁决书、调解书的义务。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答案】:C、D、E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包括:①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变更申诉请求、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决的权利;②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③申请回避的权利;④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⑤自行和解的权利;⑥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⑦申请执行的权利。
法律分析:仲裁当事人承担下列义务: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
(2)按时出庭的义务;
(3)遵守仲裁秩序的义务;
(4)如实陈述案情、实事求是地提供证据的义务;
(5)自动履行仲裁文书的义务;
(6)按规定交纳仲裁费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