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法定继承适用哪些情况(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

2024.01.04 19:00:43
0人收看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遗产的法定继承适用哪些情况(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

2703 人赞同
351 人不赞同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

法律主观: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

1、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根据2024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况

法律主观: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况规定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中,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分析:适用法定继承情况如下: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4、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5、遗嘱的受赠人表示放弃赠与的情况下;

6、遗嘱的受赠人丧失受赠权的情况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

遗产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那么法定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相信不少人有疑问,接下来我就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为你答疑解惑,如请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

法定继承是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的分配由法律予以规定的继承方式,又称无遗嘱继承。世界各国目前在法定继承的问题上立法与实践不是完全相同的,在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的顺序、代位继承、应继承份额、继承权的丧失和继承权的放弃等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1、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则

由于没有如何确定涉外继承的准据法的统一原则,世界各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国际条约来看,适用于涉外的法定继承的冲突原则有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和遗产所在地法这三个冲突规范。其中,在是否将遗产中的动产和不动产分开分别确定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的方面有“同一制”和“区别制”之分。区别制,是指在涉外继承中,将以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对动产和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冲突规范所指向的实体法——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我国采用区别制,其他大多数国家也都是采取这种制度,如英国、美国、法国等。区别制与同一制各有利弊。因不动产性质的特殊并且与所在国关系密切,采取区别制,有利于执行,但是倘若不动产是在若干个国家,则继承关系就会复杂化,执行起来就会出现困难。采用同一制可以避免区别制的缺陷,而同一制也有缺陷,就是当被继承人属人法与财产所在地法不同时也有困难。

2、我国的关于法定继承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2011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1条规定,《继承法》第36条与该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该法。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主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 法定继承 办理: 1、被 继承人 生前未与他人订立 遗赠扶养协议 ,或虽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协议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继承人生前未立 遗嘱 、遗赠,或虽订立遗嘱、遗赠,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所立遗嘱、遗赠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3、 遗嘱继承 人或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4、遗嘱继承人放弃遗嘱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领遗赠的。 5、遗嘱继承人丧失 继承权 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的。 《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 继承 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遗产的法定继承适用哪些情况

1、法定继承也称无遗嘱继承,是指依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将遗产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下列几种情况的,应当适用法定继承:

2、(1)被继承人生前未立有遗嘱;

3、(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4、(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5、(4)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

6、(5)遗嘱无效或遗嘱部分无效所涉及的遗产;

7、(6)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8、法律依据:

9、《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10、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更多关于遗产的法定继承适用哪些情况,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什么是法定继承,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主观:

以下情况适用法定继承:

1、遗嘱未处分的或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

2、受遗赠人或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所涉及的那部分遗产。

3、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权后所涉及的遗产。

4、遗嘱内容无效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了什么继承制度

根据查询百度律临显示: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规定了两种继承制度:

1.遗嘱继承制度:遗嘱继承是指按照死者的遗嘱,将遗产分配给继承人。遗嘱继承制度通常适用于财产较少或财产分配不均的情况。

2.法定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和条件,将遗产分配给继承人。法定继承制度通常适用于财产较多或财产分配不均的情况。

法律有哪些情形适用继承遗产继承法

法定继承适用于以下情况:

1、遗嘱、遗赠抚养协议未排斥法定继承的;

2、法定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且法定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

3、法定继承适用于的其他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继承;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由法定继承人继承。

遗产继承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抚养协议即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法定继承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等进行财产继承的一种继承制度。法定继承是一个强制性规范,除被继承人生前依法以遗嘱的方式改变外,其他任何人均无法改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法定继承:被继承人生前未设立遗嘱继承或遗赠,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遗嘱所涉及的遗产;遗嘱未处分的部分遗产;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民法典》(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__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其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即告成立。隶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随时可提出继承遗产,亦可在遗产分割前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未作明示放弃的,则视为默认其继承权。当其他继承人故意拖延,导致继承权无法实现时,主张分割遗产的继承人可向法院提出继承遗产诉讼,其他继承人均为被告。

(二)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法定继承的对称。是指被继承人生前通过立遗嘱的形式确定其个人财产在其死亡后的继承人及分配的法律制度。《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遗嘱的形式,遗嘱有以下五种形式:

1.公证遗嘱。即立遗嘱人至公证机关对其遗嘱行为及遗嘱内容进行公证;

2.自书遗嘱。即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该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亲笔签名,并注意年、月、日。

3.代书遗嘱。即立遗嘱人委托他人代笔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见证人不得为遗嘱确定的继承人。

4.录音遗嘱。即立遗嘱人通过录音或录像的形式,确定其遗嘱的内容。录音遗嘱同代书遗嘱一样,需要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并将其见证的情况进行录音、录像。完后,应将录音、录像内容封存,封口由见证人及遗嘱人签名盖封。

5、口头遗嘱。即立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无条件书写、录音或办理公证时,口头订立遗嘱的行为。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由于法律并不限制公民立遗嘱的次数及形式,实质上亦为尊重公民随时改变遗嘱的意愿,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会存在多份遗嘱并存的情况。对于多份遗嘱的效力认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遗嘱中所确定的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该遗嘱即告失效。在继承人死亡后,遗嘱中所涉及的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办理。

(三)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又称“间接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其父母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的设立是基于,继承权的行使主体应为实际生存,若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显然无法行使继承权利。为了保障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的物质及经济利益,因而设立了代位继承制度。《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

由于转继承与代位继承都是在继承人与被继承人死亡的条件下产生,现实生活中容易搞混。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适用的条件与时间不同。转继承适用的前提是继承人后于被继承人死亡,未实际取得遗产前;代位继承适用的前提是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且为被继承人的子或女。

2.两者适用继承的范围不同。转继承既可以发生于法定继承之中,亦可以发生在遗嘱继承和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多种场合。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之中。

3.两者适用的主体不同。被转继承人为享有继承权的全体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享有转继承权的人,通常都是被转继承人的若干法定继承人,不限于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被代位继承人仅为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

4.两者的客体不同。转继承的客体为被转继承人未能分得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的客体是被代位人不能取得的应继份。

5.两者的继承权利与义务不同。转继承引申出两个层次的遗产继受关系,转继承人所继承的是被继承人的权利义务,同时还会发生其继承被继承人继承的权利义务。代位继承则是单一的遗产继受关系,代位继承人代替被继承人所继承的,只是被继承人继承的权利义务。

6.两者应继承份额的归属不同。转继承中可发生被转继承人的应继承份额归其配偶共有的情形;代位继承中被代位人期待的应继份则均归代位人,不发生与被代位人的配偶共有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223 人赞同
294 人不赞同

遗产的处理方式有什么(遗产分割的方式有什么)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处理法律分析:1、实物分割。遗产分割在不违反分割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适用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对可分物,可以作总体的实物分割。如对粮食,可划分 ...
2024-01-12 17:52

婚前继承的遗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吗(婚前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财产的具体分配如下: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婚前继承的财产婚后取得,是否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法律分析:一方在婚前发生继承,婚后实际取得的财产,只要双方没有就该财产作约定,就应当认定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个人所 ...
法律百科
619热度

遗产应当采取哪些方式分割

遗产分割的方式有哪些遗产分割的方式有哪几种遗产分割的方式,是指继承人取得遗产应继份的方法。关于遗产分割的方式,如果遗嘱中已经指定了分割方式,则应按遗嘱指定的方式分割遗产;遗嘱中没有指定遗产分割方式的,由继承人具体协商遗产的分割方式 ...
2024-01-12 17:28

先还债务还是先分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 ...
法律百科
409热度

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遗产怎么分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遗嘱还有效吗)

遗嘱继承中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法律主观: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遗产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比如说父亲先于爷爷去世,孙子可以以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爷爷的遗产,但是代位继承只发生法定继承中,假如爷爷生前留有遗嘱将自 ...
2024-01-12 17:40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遗产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法律分析: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和遗产管理人的诉讼时效中止,如 ...
法律百科
377热度

丈夫的遗产怎么分配(丈夫的遗产怎么分配的)

丈夫去世遗产分配比例是怎样的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家人为了让争夺遗产反目成仇的故事,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那么,丈夫去世遗产分配比例是怎样的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根据我国继承法的 ...
2024-01-07 15:14

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是什么)

根据《继承法》第13条规定,继承分配情况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根据《继承法》第13条规定,继承分配情况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依法继承中遗产分配应遵守以下原则:1、份额均等原则同一顺序继 ...
法律百科
765热度

遗产房怎么分割,遗产房怎么分(遗产房怎么过户)

遗产房拆迁怎么分配法律主观:一、 继承 的方式有两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应当去做公证继承,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向法院起诉 二、 遗产分配 的规则: 1、先将父母的遗产从 夫妻共同财产 中分离出来; 2、先去世的一方的遗产由他的父母(如果还在的 ...
2024-01-07 14:24

父母遗产配偶离婚有权分配吗(父母遗产配偶是否有份)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 ...
法律百科
844热度

遗产继承公证去哪里办(遗产继承公证去哪里办理)

遗产继承公证书在哪里办法律主观:遗产继承公证书应当在被继承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办理,也就是被继承人办理遗嘱公证的公证机构办理,办理遗产继承公证书应当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2024-01-12 18:01

遗产继承多少年算放弃(遗产继承有效期多少年)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3、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 ...
法律百科
917热度

怎样从夫妻共同财产析出去世一方的遗产

怎样从夫妻共同财产析出去世一方的遗产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一半为去世一方的遗产。至于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下列财产:(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
2024-01-12 17:30

婚内继承的遗产离婚后(婚内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急求专业人士解答:离婚时子女归男方,女方死亡后财产归属问题首先,配偶、子女、父母是遗产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即便父亲与母亲已离婚,也不改变母子关系,而夫妻财产分割,也不影响母亲在离婚后形成的财产作为遗产供继承的事实,夫妻双方各 ...
法律百科
585热度

遗产的法定继承适用哪些情况(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

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法律主观: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形:1、遗嘱未处分的遗产;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3、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5、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根据2024年实 ...
2024-01-04 19:00

夫妻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夫妻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方式)

《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4、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遗产怎样分配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
法律百科
126热度

养女有权继承养父母遗产吗(养女有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吗)

父母财产养女能继承吗法律分析:1.养女能继承。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一千一百一十七条、一千一百三十一的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 ...
2024-01-12 18:26

养子有权继承养父的遗产吗(养父可以继承养子的遗产吗)

继承财产的条件包括以下方面:1、继承人的身份: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包括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和旁系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古代养子有继承权吗法律主观:养子一般是有继承权的,《民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的 ...
法律百科
134热度

长辈去世遗产要按照什么分配

长辈去世遗产怎么分配法律分析:1、老人过世后遗产应当是按照当事人留下的遗嘱来进行分配,或者是按照法定继承来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 ...
2024-01-12 17:44

遗产分割前共同共有的法律依据(遗产分割走法律程序怎么走)

,2、如果进行了遗产分割,明确了各自的份额,是按份共有,遗产共同共有的规定法律主观:1、如果继承人没对遗产房屋进行分割、明确各自的份额:在分割前是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的,,④在共同关系终止时,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应经平等协商,确定各自的份额 ...
法律百科
97热度

二婚带的成年子女是否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再婚后死亡,亲生子女有权继承父母的财产吗法律主观:法律客观:《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 继承 :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 继承人 继承,第二顺 ...
2024-01-07 14:58

子女先于父母去世的遗产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
法律百科
209热度

非法收养孩子能继承遗产吗

非法抱养的孩子有继承权吗法律分析:如果同被收养的孩子之间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养子女是指因收养关系成立,而被人收养的孩子。所以,养子女也为养父母的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2024-01-12 17:40

配偶死了,遗产分配比例(二婚配偶死了,遗产分配比例)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 同 ...
法律百科
35热度

遗产法定继承是否有时间限制(遗产法定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继承有时间限制吗继承时间限制分为以下两点:1、如果是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的,没有时间限制;2、如果是遗赠继承的,则有时间限制。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如果超过这个期限没有作出表示的,则会被视 ...
2024-01-07 14:43

女儿出嫁对父母遗产有平等继承权(父母遗产出嫁的女儿有继承权么)

2、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嫁出去的女儿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而且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民法典》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 ...
法律百科
807热度

无继承人无遗书遗产怎么办

如果没有继承人遗产怎么办法律主观:根据我国《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首先,关于认定无人 继承 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案件,应当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遗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该人民法 ...
2024-01-12 17:21

顺序继承跟儿媳有关吗(遗产继承顺序儿媳有权)

但如果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此时儿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第一顺位继承人只能是配偶、父母、子女,但是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法律百科
723热度

私生子可以得遗产吗

私生子可以分遗产吗法律主观:私生子能参与遗产分配。 非婚生子女 与婚生子女有一样的权利,所以非婚生子女也是拥有继承权的。在被继承人死后,没立遗嘱的情况下,非婚生子女按照 第一顺序继承人 的身份继承财产。法律客观:根据2024年1月1日生效的 ...
2024-01-07 15:22

遗产继承需要什么证据(遗产继承需要什么证据材料)

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 被继承人 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等,继承遗产纠纷案件要提交什么证明法律主观:继承遗产纠纷案件要提交的证明材料有: ...
法律百科
48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