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警有执法权吗(交通协警有执法权吗)



协警有执法权吗(交通协警有执法权吗)
协警有执法权吗(交通协警有执法权吗)
一个民警一个协警不可以执法。
一个民警一个协警不可以执法。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尊重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协警不属于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
综合执法大队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综合执法大队属于城市管理部门,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市容环卫、城市绿化和市政管理方面所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此外还包括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对未经批准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权。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尊重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
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主观:
协警队伍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协警拥有的只是权利而非权力,此权利与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没有差别辅警队伍是一支由公安机关直接指挥和管理的队伍,主要用于社会联防巡逻,功能与配备介于现在的保安与正规警察之间,赋予基本的执法权,辅警会配备基本的警械如警棍等。
法律客观: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五条 交通协管员可以在交通警察指导下承担以下工作: (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违法行为; (二)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三)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四)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 (五)接受群众求助。 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法律主观:
有正式警察在就可以查看的。单独的就没有执法权力。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联防队。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只能由在编民警完成,协警仅起辅助作用。从法理上讲,协警拥有的只是权利而非权力,此权利与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没有差别。在执法权限的规定上,协警制度并没有突破联防队(工纠队)的规定工作时间基本上都能保证是每周40小时左右。干的活当然都是警察们不愿意干的,譬如站在街头维持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秩序、站在机关门口充当保安、在街头巡逻(一般都是一个警察带一队协警)等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二条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首先,它们的工作性质不同。辅警是辅助正式警察工作的辅助力量,通常由公安机关直接管理,属于编外人员,没有独立的编制和职务等级。而协警则主要是协助正式警察开展巡逻、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等工作。
其次,它们的工作内容也不同。辅警的工作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协助正式警察开展执法、维持秩序、巡逻等任务,还可以从事一些行政事务性工作。而协警则主要是协助正式警察开展巡逻、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等工作。
此外,它们的职责和权力也不同。辅警有一定的执法权,可以在正式警察的带领下协助开展执法活动,但权力范围相对较小。而协警则没有执法权,只能在正式警察的指挥下开展工作。
总的来说,辅警和协警都是为正式警察提供辅助和支持的职务,但它们在职务性质、工作内容、职责和权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法律分析: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协警没有执法权。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警务辅助人员,其行为依法受法律保护,协助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警务辅助人员,其行为依法受法律保护,协助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
协警没有执法权。
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协警没有执法权。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使用警务辅助人员,其行为依法受法律保护,协助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后果由公安机关承担。
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协警必须在在编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
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协管员承担以下工作:
1、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违法行为;
2、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
3、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4、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5、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
6、执行交通警卫任务;接受群众求助等任务。
警察执行公务时有两种表明身份的方式,一是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另一种方式是出示人民警察证件。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身着制服、佩带警衔、警号,可以不用出示证件,而在便衣情况下则需要声明且出示证件。
需要注意的是,协警不可单独上路执法,在一些地方协警脱离交警单独上路执法做法本身就是违规。
如果碰到单独上路执法的协警,且对处罚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不过现实中这两种方式都过于麻烦,如果罚款金额不大,大多车主都会选择自认倒霉放弃行政复议或诉讼。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六条 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四)身体健康;
(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协警的定位是“辅助”警力,属于专业的群防群治队伍,不具有行政执法权。根据我国的《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规定,交通协警是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的。交通协管员不得从事其他执法行为,不得对违法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在机构性质上,虽然协警队伍属于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但它不是一级授权联防队。协警必须在在编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在涉及需依法定职权才能完成的任务时,只能由在编完成,协警仅起辅助作用。从法理上讲,协警拥有的只是权利而非权力,此权利与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没有差别。在执法权限的规定上,协警制度并没有突破联防队(工纠队)的规定。
根据公安部的印发《公安交通管理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第五条,勤务辅警可以在交通警察的带领或者监督下承担下列辅助工作:
(一)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纠正交通违法行为、采集交通违法信息;
(二)协助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安全,协助勘验现场,保护、清理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三)指导事故当事人快速处理财产损失交通事故;
(四)协助监控、看管酒驾、毒驾等违法犯罪嫌疑人和交通肇事人员;
(五)报告道路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
(六)协助实施交通管制和路检路查;
(七)协助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八)接受群众求助;
(九)其他可由勤务辅警协助开展的工作。
尤其注意第一点:协助采集交通违法信息。
也就是说,协警并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没有盘查、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等权力,但可以协助交警开展执法工作,比如帮助交警张贴违停告知单等。通俗点说就是,协警是没有权力开罚单的,但是有权利将疑似违法违章的行为报告给交警。
有人可能会问了,我经常看到协警在马路上开罚单,这又是怎么回事?
注意,协警贴的不是罚单,是通知单或告知单,是否要开罚单,最终还是由交警决定。你可以理解为:协警是路上的移动探头,负责违法取证,再提交给交警。若你的车被协警贴了通知单,不一定会受到处罚。
法律依据: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二条,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行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执行交通警卫任务、接受群众求助等任务,适用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