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利息录音无效(口头约定利息对方不承认怎么办)
电话录音承认利息有用吗
电话录音承认利息有用。录音证据证明有约定利息的事实,并且经过当庭质证,这份证据就是合法有效的。电话录音是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但电话录音也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法院才可以支持。提供电话录音等证据时,应当提供当时录音所使用的载体。
民间借贷中 口头约定利率 录音提到2分利息时对方没有否认可以作为证据吗
您好,如果对方没有否认应该是可以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该条文是对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明确规定了除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侵害公共利益和他人隐私)或采用违法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如擅自将偷录设备安装到他人住所)取得的证据外,其他情形取得的录音证据不视为违法。
口头约定有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口头协议有录音是有效的。但口头协议如果不能证明是后于协议的,那么口头协议无效,因为后来的正式协议中排除了该条款,所以应该以正式的书面协议为正式合约,先前的口头约定无效。因此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不建议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推荐采用的书面协议,这样出现纠纷问题的时候,可以更有力的提供相应的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没有约定利息,但是录音证明有利息
借条没有约定利息但是口头约定利息的,债权人有证据证明该口头约定的,债务人应当按照口头约定支付利息。
一、基本案情
2014年7月份,被告洪某1(客户)与洪某2因经营需要向原告洪某3借款130万元,被告洪某1和洪某2收到款项后向原告出具借条一张确收收到130万元借款,但未在借条上载明借款利息的问题,原告起诉时称双方之间约定的借款利息为月息2%,并提供了与被告洪某1的通话录音,而被告洪某1也确实有向案外人连续支付3个月的款项,且金额都一致。由于借款时间较长,若认定双方之间的利息为月2%的话,则被告需多付200多万元的款项。
二、代理过程
客户洪某1在收到起诉材料后,急忙找到本律师,希望本律师为其代理,对于借款本金被告没有异议,但不同意支付借款利息,并且认为2%的借款利息太高。本律师经研究案件材料后为客户找到了最优的代理策略和方案,并从证据规则的角度出发,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利息约定不明,根据法律的规定,应当视为没有借款利息的约定,最终法官也采纳了本律师的全部意见,驳回了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借款利息的全部诉讼请求。
三、法官判决
最终法院仅判决被告偿还借款本金,而驳回了原告主张的全部借款利息。至此,被告至少减少偿还了200多万元的债务利息。
四、律师建议
1、如果借贷双方之间有约定利息,那么一定要写到借条中,不要碍于情面不写进去,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对方否认有借款利息的情况下,将难以主张利息。
2、在证据不充分前务必不要贸然起诉,本案原告就是在录音证据不完善,欠条又无法证明有借款利息的情况下贸易提起的诉讼,导致最终的败诉,损失了几百万的利息款。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种类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口头约定利息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约定利息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所以当事人约定借款利率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
口头合同的认定如何认定
1、合同采取口头形式并不意味着不能产生任何文字的凭证。但这类文字材料只能视为合同成立的证明,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2、口头形式的合同认定主要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1)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了全部或主要义务,另一方已经接受了履行,应视为合同成立;
(2)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必要条款无异议,仅对合同非必要条款发生争议,应认定合同成立;
(3)有充分、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应认定合同成立。
重要的是当事人达成合意的事实,而不是证明的方式。
由上可知,口头是合同订立的方式之一,口头订立借贷协议约定给利息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有效,但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约定了利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