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几根肋骨算伤残鉴定
肋骨断7根算几级伤残鉴定
法律主观:
(1)肋骨 工伤鉴定 标准 十级的标准: 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九级的标准: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 八级标准: 12肋以上骨折。 在上述的资料当中,对于5根肋骨骨折 工伤 几级 伤残鉴定 的问题,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可以看出,肋骨5根骨折的话一般鉴定标准为十级。当然,如果大家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当事人一定要及时到鉴定单位进行鉴定,鉴定单位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鉴定。
法律客观: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5.8
八级
5.8.3
颈部及胸部损伤
6)肋骨骨折12根以上并后遗6处畸形愈合;
5.8.6
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
1)二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均达1/3);
2)三个以上椎体骨折,经手术治疗后;
3)女性骨盆骨折致骨产道变形,不能自然分娩;
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难以行关节假体置换术;
5)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并发慢性骨髓炎、大块死骨形成,长期不愈(1年以上);
9)一踝关节强直固定于非功能位。
交通事故肋骨断了几根可以做伤残鉴定
法律分析:关于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要根据肋骨骨折数来评判。如12肋以上骨折以上其属于工伤八级。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凡符合如下情况之一者,应鉴定为八级伤残,享受八级工伤赔偿标准。十级级的标准: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九级的标准: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八级标准:12肋以上骨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五十三条 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由当事人自行委托有资格的机构进行评定、评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评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
断几根肋骨算伤残鉴定
肋骨骨折4根以上属于十级伤残。
根据《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
(五)胸部损伤致:
1、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2、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3、肺破裂修补;
4、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
肋骨断了五根算几级伤残怎么赔偿
五根肋骨骨折属于十级伤残。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如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个月,由社保机构支付;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如下:
1、肋骨骨折十级的标准主要是四根肋骨以上骨折或者两根肋骨以上的缺失;
2、九级的鉴定标准,主要是八根肋骨以上的骨折或者四根肋骨以上的缺失;
3、八级伤残鉴定的标准,主要是十二根肋骨以上的骨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肋骨骨折几根能评伤残新规
法律主观:
1、肋骨骨折,如果按 工伤伤残鉴定 的为九级伤残,如果按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的标准为:九级伤残。 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十级: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4.5晋级原则 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3、《道路 交通事故受伤 人员 伤残评定标准 》九级:b.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
法律客观: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5.6.3
2)一侧胸廓成形术后,切除6根以上肋骨。
5.8.3
6)肋骨骨折12根以上并后遗6处畸形愈合。
5.9.3
11)肋骨骨折12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4根以上;肋骨骨折8根以上并后遗4处畸形愈合。
5.10.3
7)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有十级,九级和八级标准。
十级的标准是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九级的标准是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八级标准是12肋以上骨折。
肋骨骨折属于可恢复伤,不会构成伤残。但如果引起并发症,可以一并索赔。伤者的伤情在交通事故中定不上伤残,伤者可以向责任方索赔的项目有医疗费、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其中医疗费以医疗票据为准,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这四项建议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做一个鉴定,鉴定中会将误工期限、护理人数和期限等做一个科学的鉴定,有了鉴定就算责任方不赔钱伤者也可以到法院去起诉,这就是赔偿依据。
肋骨断9根够伤残鉴定
法律分析:断九根肋骨属于九级伤残。根据伤残鉴定标准的规定, 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的属于九级伤残。九级伤残: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因鉴定工作需要,专家组提出应当进行有关检查和诊断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检查和诊断。
《司法鉴定程序规则》 第二十六条 鉴定过程中,需要对被鉴定人身体进行法医临床检查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隐私。
肋骨断几根够伤残鉴定最新的
法律分析:临床上,如果病人发生一根肋骨骨折,在医生给出明确诊断后,在伤残鉴定时,也能够定为十级。如果病人出现多发性肋骨骨折,而且合并出现血气胸症状,在伤残鉴定时,多数可以鉴定为九级伤残。如果病人发生多发肋骨骨折后,在经过正确治疗后,病人仍然出现胸廓畸形,出现呼吸困难,影响病人的正常活动,在伤残鉴定时,可以鉴定为八级伤残。具体的伤残鉴定标准,应该以国家所颁布的标准为准。另外,病人在做伤残鉴 定时,应该去国家指定的部门去做鉴定,这样的部门所出具的鉴定书,具有法律效应。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交通事故肋骨骨折,几根能定伤残?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肋骨骨折12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4根以上,肋骨骨折8根以上并后遗4处畸形愈合,是九级伤残。
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是十级伤残。
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依据交通事故伤残等级标准,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时,了解最新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熟悉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及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交通事故纠纷。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出行也越来越方面了,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车辆了,有了车辆后出行是非常方便的,比如当自己外车逛街的时候,或者是当自己想要出去旅行的时候,或者是带着自己的家人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都是比较方便的,但是车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危险,就是当我们开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人,或者是不小心被其他的车辆所碰撞,这个时候,车辆的损失是小事,只要是人员的伤害是极大的,有的会损伤一点点,有的会损失特别严重,有的伤害的是人的重要部位,有的会造成半身不遂,所以这些现象其实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事情发生了,就要积极的去解决事情。
我们应该在自己住院后,把入院证明、出院证明、在医院期间花费的单子保留下来,还有就是关于自己的伤残报告或者是鉴定书,应该都准备齐全了,然后等待保险公司给予报销,一定要把资料准备齐全,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处理。
肋骨断了2根属于几级伤残
2根肋骨骨折,一般是由于胸廓部位遭受到直接或者间接暴力损伤导致,如果只有两根肋骨单处骨折,且没有其他并发症,比如胸腔积液,气胸,血胸等需要特殊处理的,是没有办法评定伤残等级的。我们国家的伤残鉴定一般是要肋骨骨折在三处或三处以上才可以够评上伤残,或者三根以下肋骨骨折合并肺或胸膜损伤,导致较严重并发症的,也可以评定伤残。如果两根肋骨有多处骨折,或者骨折明显移位,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也可以评定10级伤残。伤残等级的鉴定也和患者的受伤原因有关,如果是工伤事故导致的,那么伤残鉴定等级会相应高一点。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