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必须要赡养吗(父亲是否必须要赡养)
什么情况不用赡养父亲
不用赡养父母亲的前提条件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
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进行赡养义务。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
(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主要包括老年人必然发生的衣、食费用及日常开支;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老年人为赡养纠纷起诉至法院时,人民法院对其已经发生的医疗费及已患一些慢性病将来必需支出的相对确定的药费,应当作为给付内容确定由赡养人承担。而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其发生金额、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故一般不能判决支持老年人将来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的请求,但能否判决赡养人按将来老年人可能生病时医疗单位出具的有效单据作为给付内容值得商榷,审判实践中如此调解或判决的不在少数,笔者认为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减轻老年人讼累角度考虑,此法可行。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如果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其子女有义务照料其基本生活,但其因故不能亲为时,他人或养老机构代为照料发生的有关费用应由子女支付。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赡养人有义务妥善安置老年人的住房。在其无房可供老人居住老人又无自住房的,则应将合理房租费用一并计算在赡养费内。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对老人精神赡养已成为不争的法律原则,但理论界及审判实务中对能否判决精神赡养以及如果判决如何执行一直存疑。笔者认为,精神慰藉的作为义务固然难以判决执行,但对老人最基本的精神享受物化支出如有线电视、收音机、书报等费用是完全可以作为赡养费给付内容确定由义务人承担。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除了社保外,老年人必要的医疗等保险金的支出亦应为赡养费用。保险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也为子女分担了很大的风险,非常值得提倡。
我有义务赡养父亲吗?
你好,根据《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这种赡养是有条件的,即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
而你奶奶有两个儿子和2个女儿尚在,他们应尽赡养义务,所以轮不上你承接你父亲的义务来赡养。
可是要说明的是你父亲如无赡养能力,那么你奶奶则由有赡养能力的子女承担赡养义务。
扩展资料:
赡养义务
(1)后赡养义务产生于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之后,这是后赡养义务的时间特征,也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形式特征之一;
(2)后赡养义务的主体是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子女。
凡名义上收养,实际上未与养父母共同生活,或者虽经养父母抚养但尚未成年的养子女,不是该义务的主体;
(3)后赡养义务的对象是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
这里包括两个要件,一是缺乏劳动能力,二是缺乏生活来源。
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则不构成后赡养义务的对象;
(4)后赡养义务的内容是给付生活费。
这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实质特征。
正常情况下,一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既包括物质赡养即给付生活费,又包括精神赡养,而后赡养义务由于发生在收养关系解除之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不复存在的情况下。
因此,以解决温饱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物质赡养——给付生活费,成为后赡养义务的显著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赡养义务
父亲有钱却不给儿子任何帮助他以后老了要不要儿子赡养?
无论父亲要不要儿子赡养,儿子都是必须尽赡养义务的。因为你赡养义务是法定义务,而且没有前置条件。就算儿子自幼就没有得到父亲的抚养,也要赡养父亲;就算父母直系亲属没有尽抚养义务,子女也必须尽赡养义务。不亲自赡养,就要支付赡养费。
如果子女无故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于子女不赡养问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社区协助监督。
2、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儿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自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
关于常见误区的解释:
1、已婚的成年子女本人没有经济收入,但配偶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的,也应当承担赡养义务。
2、不能以父母因客观原因不抚养自己而推脱赡养责任。
3、父母取消子女对财产的继承权的,子女仍有赡养义务。
4、子女不能通过声明放弃财产继承而不承担赡养义务。
5、父母再婚的,子女不能拒绝赡养老人。
父亲有赡养孩子的义务吗?
父亲对孩子有抚养义务,也可以叫做扶养义务,但是不能叫做赡养义务。
一、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是什么
1、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具体如下:
(1)抚养,父母从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顾,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
(2)教育,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使子女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3)管教,依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采取正确的方式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对其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自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孩子的抚养权包含了哪些权利
孩子的抚养权包含以下权利:
1、抚养权可以与孩子共同居住权;
2、抚养权包含了第一监护权的内容;
3、取得抚养权的一方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
4、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可以“控制”对方探望权。
跟着妈妈要赡养爸爸吗
法律主观:
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亲是必须赡养的。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
父亲没有抚养要赡养吗
法律主观:
对于没有抚养子女的父亲,依然需要赡养,除非子女还没有成年;没有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生活困难,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可以不赡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父母离婚孩子归母亲,需要赡养父亲吗
要赡养。赡养父亲是法定的义务,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后由母亲抚养而免除赡养父亲的义务。父母离婚判给母亲后,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父亲对子女仍享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也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一、离婚判给母亲了还用赡养父亲吗
赡养父亲是法定的义务,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后由母亲抚养而免除赡养父亲的义务。
父母离婚判给母亲后,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父亲对子女仍享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也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其中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二、没有尽到抚养义务可以拒绝赡养么
1、子女对父母都有赡养义务,并不能因为父母未尽子女抚养义务而避免赡养责任。
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不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影响,具体而言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女都有义务赡养父母。而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前者并非后者的前置前提条件,父母即使没有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子女也应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2、另外,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因此赡养老年人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虽然你母亲未对你尽抚养责任,存在着过错,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不尽自己赡养义务的理由。
3、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必要时被赡养的父母可以去法院起诉,法院进行审判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需要赡养的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处理赡养纠纷时,应当坚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通过调解或者判决使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对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父母离婚不能割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父子关系。即使孩子跟了其中一方,孩子也是另一方的孩子。这个事实永远不会改变,在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一般是以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为前提的。如果父母的经济条件很好,常常是不会要求子女赡养的,甚至还会接济子女。不过,作为子女,应当看到,赡养父母,不仅仅体现为物质上的供给,还有精神上、感情上的安慰和体贴。
孩子应该赡养父母吗?
我就是典型,小的时候父亲几乎没有抚养过我。而且一直家暴我跟母亲。所以不要说赡养了,我不去报复他,就已经仁至义尽了。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
1. 首先,父亲从来没有履行过抚养义务,这本身就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孩子不需要为这样的父亲付出,也没有应该为这个责任推卸。
2.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不仅没有提供经济支持,还没有为孩子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困难和挫折。孩子拒绝赡养父亲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3. 在未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下,父亲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赡养父亲会对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而父亲没有任何理由得到孩子的支持和救济。
4. 孩子同样有自己的生存权和选择权。父亲无权强制孩子赡养自己,而且这种行为是有伤人的,会使得父子关系更加紧张和尴尬。
5. 最后,应该鼓励父亲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履行抚养义务和家庭责任。如果父亲想要孩子的支持,他必须先做出成为一个好父亲的努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