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什么不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什么不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什么不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
1、发生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
诉讼时效终止是发生在时效进行中。
诉讼时效中止是发生在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 个月。
2、产生事由不同
诉讼时效中断是由于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主要有: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2)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3)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4)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诉讼时效终止是由发生阻碍权利人提起诉讼,而暂时停止时效期间的进行的一种状况。
诉讼时效中止是由于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一种状况,主要有: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3、法律后果不同
在诉讼时效终止的情况下,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当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事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在宿舍时效中止的情况下,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为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届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讼时效中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讼时效终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诉讼时效中止
(1)发生的事由不同。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的事实;中断的法定事由为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实。
(2)发生的时间不同。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中断可发生于时效期间内的任何时间。
(3)法律效果不同。中止的法律效果为不将中止事由发生的时间计入时效时间;而中断的法
律效果为于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开始起算时效期间。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