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父母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



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父母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
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父母杀死新生儿判刑几年)
法律分析:需要区分犯罪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而言,杀死新生儿的具体刑期需要先区分故意还是过失,由此对犯罪人进行定罪,随后依照犯罪情节的轻重予以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主观:
杀死刚出生的婴儿判刑: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杀死刚出生的婴儿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杀死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判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以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侵害婴儿生命的犯罪,法律理论上称为“溺婴”行为。广义的“溺婴”没有犯罪主体方面的限制,狭义的“溺婴”则是指生父母在分娩时或者分娩后杀死自己亲生子女的行为。对于“溺婴”行为法律上通常以故意杀人罪来定性。法律上一般认为人的生命始于出生,如果胎儿脱离母体时能独立呼吸,就认为是自然人的出生,该新生婴儿就成为了法律意义上有生命的自然人。对于有生命的自然人,均属刑法保护的对象。只要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不管侵犯什么样的对象,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不影响犯罪案件的定性。从犯罪构成上看,广义的“溺婴”是他人故意非法剥夺出生婴儿生命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民事主体的生命即使是父母也不得侵犯,若是父母由于不想养育孩子而杀死刚出生的婴儿,那么该民事主体由于触犯了法律的规定,故而会被判刑,情节较轻的只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严重的情形下会被判处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