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养父母要坐牢吗(儿子不养父母要坐牢吗老人偏心怎么办)
儿子不养父母会受到什么法律
儿子不赡养父母一般不犯法,会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民法典的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只有情节严重的,才可能涉嫌遗弃罪。
遗弃罪的“情节恶劣”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知道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
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是:
1.拒付赡养费,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判决生效后由法院强制执行。
2.霸占老人财产,将老人扫地出门,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3.虐待、遗弃老人,将受到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将面临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4.虐待、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将面临刑事处罚。
哪些情况可以不赡养父母
存在3种可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在我国不赡养老人可以直接到法院进行起诉,如果有多个住所地不同的赡养人的,可以在老人自己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老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赡养人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指成年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是指成年子女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对父母的关心、帮助和照顾。赡养扶助的义务主体,一般是成年子女。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每一个成年人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不赡养父母会不会坐牢
法律主观:
不赡养父母一般是不要坐牢的,需要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但若赡养义务人存在虐待遗弃父母等情形,或遗弃父母,达到遗弃罪量刑标准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儿子不养父母要坐牢吗
法律主观:
子女对父母履行 赡养 扶助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每一个成年人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 赡养老人 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 遗弃罪 ,会有坐牢的可能性。 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 赡养费 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法院查明情况后,要强制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当地的生活标准,判决子女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也可以根据老年人追索赡养费的申请,在判决作出前,依法裁定子女先行给付一定的赡养费用,以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急需。 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 婚姻法 的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情节严重时,可能涉嫌遗弃罪。 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入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 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 抚养 、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死活不养父母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如果子女死活不养父母,属于违法行为,父母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的义务。对于子女死活不养父母的行为,如果构成了犯罪,遗弃罪,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遗弃罪一般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不赡养父母会不会坐牢
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赡养父母不构成犯罪,是不用坐牢的,如果子女虐待遗弃父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协助和保护的义务,对儿女有能力赡养而不履行的,法院可以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儿女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或强制执行其财产
一、子女不养老人怎么办不赡养父母如何处理?
子女不赡养父母的,父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者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忙调解和劝阻。如果调解达成相关赡养协议的,对方必须履行。
2、如果调解无效或子女不履行协议的,老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
3、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老人可以向公安局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起诉或者本人自诉的方式,向法院判定对方遗弃罪的请求,由法院对涉嫌遗弃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二、孙女是否有赡养爷爷奶奶的法律义务?
孙女是否有赡养爷爷奶奶的法律义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正常情况下孙女是没有赡养爷爷奶奶的法律义务的,但是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三、有赡养能力的子女不能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如下:
1、已婚的成年子女本人没有经济收入,但配偶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的,也应当承担赡养义务;
2、不能以父母不抚养自己而推脱赡养责任父母因为生活困难、犯罪或其他客观条件确实不能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在该子女成年独立后,如父母符合被赡养的要件的,子女仍应当尽赡养扶助义务;
3、父母取消子女对财产的继承权的,子女仍有赡养义务;
4、子女不能通过声明放弃财产继承而不承担赡养义务,子女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有效,但是不承担赡养义务的行为无效;
5、父母再婚的,子女不能拒绝赡养老人。
综上所述,不赡养父母要坐牢。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不赡养父母的,不涉及刑事案件,行为人不会坐牢,只会涉及民事案件,父母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不赡养的行为属于情节恶劣的,行为人涉嫌构成遗弃罪,司法机关有权追究其的刑事责任,行为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第十五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不赡养父母判刑几年
视情况而定: 其一、成年子女不履行 赡养 义务,情节恶劣的,构成 遗弃罪 ,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管制 。 其二、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情节不恶劣的,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处 刑罚 。 《 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 抚养 、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