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驾驶的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刑法规定)



酒醉驾驶的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刑法规定)
酒醉驾驶的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刑法规定)
刑法对酒驾的规定:
1、醉酒驾驶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等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据测算,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
2、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酒驾和醉驾的处罚标准:
1、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2、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酒驾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如果在道路上时空失控,还会危及到他人甚至不在少数人的生命安全,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酒驾、醉驾是刑法中的犯罪行为,根据不同情节处以不同刑罚。酒后驾车达到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或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以上,就构成醉驾犯罪。
酒驾、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酒后驾车行为已经被定性为犯罪行为,并规定了相关的刑罚。具体来说,如果酒后驾车不构成醉驾犯罪,则通常会被处以拘留、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轻罚。而如果酒后驾车达到醉驾标准,其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或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60mg/100ml以上,就构成醉驾犯罪,可能被判刑,刑期最长可达3年。需要注意的是,醉驾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则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刑罚。
如何避免酒驾、醉驾行为?避免酒驾、醉驾行为,首先要自觉抵制饮酒驾车的不当行为,做到自律和远离违法行为。同时,为了确保驾车安全,可以选择使用代驾服务或者乘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在社会上提倡和落实“酒驾醉驾零容忍”的政策,加强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幅度。
酒驾、醉驾行为已经被刑法作为犯罪行为进行定性。为了避免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抵制饮酒驾车的不当行为,做到自律和远离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