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权履行期满是什么(主债权履行期满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履行期限届满
法律主观: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不一定解除。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履行期限届满,当事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合同自解除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是什么意思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是指还钱的最后一天,超过之后就是属于逾期的范围。
判决发生法律效率后10日内履行,利息计算本案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止。如果主债务约定履行期限了,约定的期限届满即为履行期限届满。 履行期限届满次日起6个月即为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贷款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二年,意思是担保人在贷款合同约定履行期限之日起两年内都要承担担保责任。
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是指债务人应当偿还贷款本息的最后期限已经到来。如果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仍没有履行的,担保人即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到期之日起两年内的任何时间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债权人未在两年内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的责任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主债务履行期满如何认定
法律主观:
主债务履行期满是指主债务的当事人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应当尽快偿还债务,如果债务人不按时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主债权诉讼时效期满
法律分析: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
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
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例如,甲欠乙一笔钱,而乙也欠甲一笔钱,甲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而乙的债权未过时效,这时,甲可以用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抵销欠乙的债务。
5、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甲欠乙的钱,丙为甲的保证人,诉讼时效届满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偿还,也不能转而要求丙偿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是什么意思
法律主观:
一、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是什么意思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的意思是指还钱的最后一天,超过之后就是属于逾期的范围。
1.贷款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二年,意思是担保人在贷款合同约定履行期限之日起两年内都要承担担保责任。
2.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是指债务人应当偿还贷款本息的最后期限已经到来。如果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仍没有履行的,担保人即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3.债权人(银行)有权在主债务到期之日起两年内的任何时间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债权人未在两年内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的责任消灭。
二、债务履行后能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吗
债务履行后不能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没有履行债务或者没按约定履行的,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由此可见,即使债务履行完毕,但只要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仍可以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三、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可以申请诉讼吗
可以起诉。但是对方拥有抗辩权。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对 诉讼时效 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 民事权利 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 第四款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是什么意思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的意思是指还钱的最后一天,超过之后就是属于逾期的范围,分析如下:
1、贷款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后二年,意思是担保人在贷款合同约定履行期限之日起两年内都要承担担保责任;
2、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是指债务人应当偿还贷款本息的最后期限已经到来。如果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债务人仍没有履行的,担保人即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3、债权人(银行)有权在主债务到期之日起两年内的任何时间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债权人未在两年内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人的责任消灭。
主债务的定义:
主债务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债务。主债务是相对于抵押、担保、质押等债务的,抵押、担保、质押等债务是基于原来的债务产生的,是对主债务设定的担保。因此原来基于买卖、借款等基础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务就是主债务,抵押等产生的的是从债务。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主债务有不同的履行期限。例如,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是在签订合同之日起三个月内,而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则是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十五日内结清工资等待遇。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当明确约定主债务的履行期限,避免产生误解或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
第四款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是什么意思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是指在约定的时间内,债务人必须按照债权人要求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其约定的债务。也就是说,当约定的履行期限到期时,债务人必须按照债权人的要求履行债务,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法律上,主债务履行期届满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它标志着债务的履行期限已经到来,债务人需要及时履行债务,以免违约。其次,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也意味着债权人可以合法地追求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包括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违约金或采取其他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债务人来说,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它提醒债务人要按时履行债务,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债务人应该尽早与债权人联系,确认履行债务的方式和期限,并按照约定履行。如果债务人无法按时履行债务,应及时与债权人协商,寻求解决方案,避免进一步的法律风险。
总而言之,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是合同当事人在债务履行方面严格遵守的法律要求,它对于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保障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合同的稳定与有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主债务履行期届满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共同维护合同关系的正常运行。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指的是借款合同等为主合同,担保合同为从合同,主合同中的主债务履行期到了的意思。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三条 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