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2.25
351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 逮捕 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 批准逮捕 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是怎样的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刑诉法刑事拘留规定是什么?

当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于正在侦查的案件,发现了某些重大 犯罪嫌疑人 并且在情况紧急之下,就必须要对其采用一种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实际上就是 刑事拘留 。不过刑事拘留因为已经对当事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刑事诉讼法 当中也是对刑事拘留进行了诸多的条件限制,那么, 刑诉法 刑事拘留规定是什么? 刑诉法刑事拘留规定是什么?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 证据 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 批准逮捕 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 逮捕 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 取保候审 、 监视居住 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3日。对于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 刑事诉讼 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拘留期限 最长为37日。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110条规定,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 代理 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 律师 及其他 辩护人 认为拘留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 申诉 ,要求解除拘留。经审查情况属实的,应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拘留。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刑诉法当中主要是提到刑事拘留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跟刑事拘留的期限,其实刑事拘留还有一定的程序是司法机关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比如刑事拘留必须要有拘留证书作为凭证,还有就是不予刑事拘留的某些特殊群体,都是需要司法机关在作出 行政拘留 决定的时候严格遵守的。

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刑诉法立案规定107与110条有什么不同

法律分析:刑诉法里面有很多有关规定第一百零七条跟一百一十条的不同区别在于来源不同。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刑诉法自首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自首 从根本上反映了当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一种态度,自愿认罪伏法并且主动 投案自首 可以节省我国的司法资源,最关键的是当事人因为有了自首的这种情结所以对量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可是自首的情节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也是需要进行严谨的认定的。而且, 刑诉法 自首的相关规定也是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的。 一、刑诉法自首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 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 管辖 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 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规定,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 对于自首情节,结合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1、犯罪事实或 犯罪嫌疑人 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6、其他类型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7、犯罪较轻(指法定刑幅度在三年 有期徒刑 以下的犯罪)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8、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 一审 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9、被告人亲属以不同形式送被告人归案或协助司法机关抓获被告人,不能认定为自首的,考虑到被告人亲属支持司法机关工作,在决定对被告人的具体处罚时,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二、如何认定自首? 关于自首,我国《 刑法 》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这是对自首的定义以及对自首犯如何处罚的规定。 (一)本条第一款是关于自首的定义及其处罚原则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自首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被发现,但不知何人所为;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现,但是尚未受到司法机关的 传唤 、讯问或者尚未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主动到司法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等投案,愿意接受审查和追诉的。这里的司法机关应指所有的司法机关。犯罪分子犯罪后逃到异地,又向异地的司法机关投案的,也属于自首。 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因患病、身受重伤,委托他人先行代为投案的,为了消除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代为投案的,或者先行以书信、电话、电报等投案的,都应当属于投案。有的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因其他原因在被司法机关或其他组织盘问、教育过程中,主动交待了自己的罪行的,也属于自动投案。有的犯罪嫌疑人在投案的途中被捕获,只要查证属实的,也属于投案自首。有的犯罪嫌疑人投案并非完全出于自己主动,而是经亲友劝告,由亲友送去投案,对于这些情形也应认定为投案自首。不论以上述何种形式投案,自动投案的实质是犯罪分子自愿把自己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因此有的犯罪分子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分子投案以后,对于自己所犯的罪行,不管司法机关是否掌握,都必须如实地全部向司法机关供述,不能有任何隐瞒。至于有些细节或者情节犯罪分子记不清楚或者确实无法说清楚的,不能认为是隐瞒。只要基本的犯罪事实和主要情节说清楚,就应当认为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犯罪分子避重就轻或者供述一部分,还保留一部分,企图蒙混过关,就不能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只供述自己所犯数罪中的部分犯罪的,则只能认定该部分犯罪为自首。 共同犯罪 中的犯罪分子不仅应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还应供述与其共同实施犯罪的其他共犯的共同犯罪事实。 根据本款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在法定刑的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犯罪较轻的,也可以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不仅自己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同时也为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条第二款是关于以自首论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来说,要想得到从宽处理,机会不只一次,也就是说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或者在服刑期间还可以争取自首。 这样规定为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可见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当中提到,对于自首的材料公安机关必须要迅速的进行审查,结合自首的时间,罪行的轻重以及当事人悔罪的表现等诸多因素来量刑的,一般在公安机关还没有发现罪行之前主动自首的,在量刑的时候能够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的。

刑事诉讼法107条和110条的区别

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由此可知,两条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

扩展资料:

刑事诉讼法第107条释义: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在当事人以及其他与该诉讼行为有关的参与人共同见证的情况的,就当事人相关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的程序就叫做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释义:诉讼和仲裁都是解决纠纷两个法律途径,为了保证诉讼仲裁的顺利开展,国家有一系列的诉讼仲裁法规,保障了诉讼仲裁的运行,其中也规范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维护司法的威严和公正。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欠钱不还失联新规定怎么写(欠钱不还起诉书怎么写)

2021年欠钱不还的法律新规定?通常情况下,2021年欠钱不还的新规:债权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诉讼时效通常是从权债权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起算。但是如果债权人从权利受到损害那天起超过二十年的, ...
2023-11-30 15:25

怎么查询欠钱不还的法律规定

欠钱不还的法律规定欠钱不还可以依法起诉,欠钱不还法律规定具体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 ...
2023-12-01 19:18

入党政审怎么写(入党政审的内容)

完整性:政审材料应包括申请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政治觉悟、学习工作经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3. 政审材料的撰写步骤政审材料的撰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收集材料:收集个人基本情况、政治觉悟、学习工作经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相关材料,下面对 ...
离婚法律
774热度

高速超过多少算超速(2023高速限速新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标准如下:车辆类型最高时速标准(km/h)普通小型汽车120普通大型汽车100牵引车80中型客车100大型客车90根据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的高速公 ...
离婚法律
82热度

装了光伏后悔了想拆除了(西安违反限行规定如何处罚)

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装了光伏后悔想要拆除的情况以及相关解决方案:案例问题解决方案案例一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不够满足需求与安装公司协商解决,可能需要增加发电板数量或其他解决方案案例二担心日常维护 ...
离婚法律
357热度

民事诉讼当事人必须到庭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 诉讼参与人,第一百三十七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 ...
法律百科
125热度

农产品税率是多少(农产品最新税率最新规定)

2. 农产品销售税率的调整条件有哪些,2. 农产品销售税率的调整条件有哪些,增值税是指对进口农产品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收,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3%,根据中国的进口税法规定,农产品进口税率主要由关税和增值税组成,3) 税款缴纳:根据进口农产品的关税税率 ...
离婚法律
77热度

女人出轨离婚法律怎么判? 女人出轨离婚法律怎么规定

女的出轨离婚怎么判婚内女方出轨离婚的判决如下:根据国法律规定,一方有婚外情是法定的感情破裂的情形,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大,有婚外情行为的一方是过错方,但是法律上婚外情的认定会比常人理解的严格,需要律师根据相关证据材料综合判断,女 ...
出轨离婚
728热度

未按规定车道行驶如何处罚(未满16周岁如何办理身份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规定,未按规定车道行驶的处罚情况如下:违法行为罚款金额扣分数不按导向车道行驶200元3分违反禁止标线行驶200元3分在导向车道处变更车道200元3分逆向行驶200元3分未按规定会车行驶200元3分 ...
离婚法律
419热度

刑诉法第110条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 逮捕 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 批准逮捕 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刑诉法 ...
法律百科
351热度

病假怎么算工资?劳动法怎么规定病假

3. 如果员工在病假期间不需要住院治疗,但需要请假接受治疗,企业也应当按照员工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2. 如果员工在病假期间需要住院治疗,企业应当按照员工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报酬,企业需要按照员工的工资标准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以确保员工在 ...
离婚法律
218热度

调岗降薪的合法程序怎么走(调岗降薪的法律规定)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 劳动合同 约定的内容,法律客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法律依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 ...
法律百科
150热度

五险一金怎么交的,具体规定有哪些(五险一金自己要交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社保局办理社保开户,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社保账户中并缴费,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决于保险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和投保人所缴保费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条件并有一 ...
法律百科
118热度

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民法典关于合同履行地的规定)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 ...
法律百科
45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