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偷税罪(什么是偷税罪)

在线问法 时间: 2023.12.27
654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偷税罪和逃税罪的区别是什么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偷税罪、漏税罪、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偷税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偷税漏税是什么意思?企业偷税漏税手段有哪些呢?

偷税漏税是什么意思

偷税是指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其中,偷税是指故意采取非法手段偷税的行为,而偷税不是主观故意,导致少缴税款。如果偷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就涉嫌刑事犯罪。

1.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欺骗或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违法行为。比如为了少缴税或者不缴税。故意少报或者隐瞒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的;故意虚增成本,乱摊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财产、收入和利润的转移;伪造、变造或者销毁账簿、单据或者凭证等。逃税损害国家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构成偷税犯罪的,要依法惩处。

2.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偷税漏税是因为纳税人对税法和财务制度不熟悉,或者工作中粗心大意。如误用税率、遗漏应税项目、低估应纳税数量、错算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等。

偷税漏税手段有哪些

01强制征税是指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以政治权力为基础,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来征税。一切有纳税义务的社会团体和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规。他们不依法纳税,就是偷税漏税!

02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03偷税手段主要有做假账、伪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更有甚者,不按规定申报纳税,经税务机关通知后仍拒不申报纳税。

04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如不如实填写或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等纳税资料。

05企业申报纳税时,还有一个税种,即企业所得税。一般来说,企业会虚报利润,尽量压低自己的利润,少申报税收。

偷税和偷税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二百零三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企业偷税漏税将得到什么样的处罚?

我真是万万没想到,古茗那么贵,竟然偷税漏税?就在这几天,古茗奶茶关联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偷税漏税超过了2322万,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1161万,挂不得网友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几个经得起查的。

从大家最近常见到的娱乐圈、直播行业,现在又延伸到了茶饮,各个行业几乎都有偷税漏税的情况,法律明确规定,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求求你们别再偷税漏税了,否则你将面临法律责任和名誉损坏。

再讲偷税漏税的处罚之前,我先讲一下什么是偷税?什么是漏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下称“税收管理法”)第63条规定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漏税指因为纳税人的不细心或者不熟悉相关规定和制度,或因为税务机关过失等原因造成纳税人少缴税款的情况。

不过我们经常看新闻都能看到偷税漏税是放在一起,两者其实还是存在区别的,偷税是纳税人主观上的违法,是故意的;而漏税是纳税人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主观意识的一种过失行为,其处罚比偷税要轻。

那企业偷税漏税,该怎么处罚?主要负责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对于企业的偷税行为,一般以处罚为主。根据《税收管理法》第63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201条规定:对于“逃税罪”,金额较大且占应缴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企业的漏税行为,一般以“追缴”为主。根据税收管理法第52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对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而导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那企业偷税漏税,主要负责人会负什么责任?

在这里举一个深圳市湘钢贸易有限公司谭某逃税罪的例子。被告是单位和个人,经查明,从2007年至2010年,公司逃避缴纳税款共计人民币624311.5元,之后公司被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追缴税款和滞纳金,而谭某是公司直接法定代表人,未在规定期限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后被公安人员抓获。

最后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单位湘钢公司、被告人谭某经通知限期缴纳后仍未缴清,其行为已构成逃税罪,判决如下:(一)被告单位深圳市湘钢贸易有限公司犯逃税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二)被告人谭某犯逃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罚金限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向本院一次性缴纳)。

结合上面的案例和《刑法》第211条规定,企业犯逃税罪,一般是“两罚制”,即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依逃税罪处罚。案例中谭某是公司的直接责任人应以逃税罪论处,并处罚金。

而上面提到的“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不仅仅指企业法人,还包括公司股东、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直接参与偷税漏税行为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42、43、44条规定,财务人员参与偷税漏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你的企业被举报偷税漏税,或收到了追缴通知书或处罚决定书,企业负责人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积极和税务机关沟通,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改善措施;

2、及时足额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规避刑事责任;

3、自查税务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

4、聘请法律顾问,防范税务法律风险。

希望所有人都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莫要触犯法律。

什么是偷税罪偷税漏税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偷税罪即逃税罪,指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税漏税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二百零三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二百零四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什么是偷税罪(什么是偷税罪)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偷 ...
法律百科
65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