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自定最低消费标准是否合法
商家最低消费是否违法?
法律分析:商家规定最低消费标准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二者进行交易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规定最低消费标准实际上是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消费,造成了二者之间的不平等,侵犯了消费者对服务的自由选择权利,属于强买强卖行为。
其次,商家自行规定最低消费额,属于以格式合同、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因而是不合法及无效的。消费者有权拒绝商家的最低消费额付款,如果经营者对其表示拒绝,消费者可到消协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消费门槛是否合法
最低消费不合法
违法消费者权益法规定商家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门槛。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家消费的权利。因此商家限制最低消费不仅仅违法而且把消费者挡在门外,最终得不偿失。商家设置这些最低消费无非是保障自己的利益。商家可以提高商品或服务单价,这样既不违法又满足了自己的经营理念
最低消费是否合法
最低消费是不合法的,消费者享有自主消费权,就是消费者自主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的数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吃饭最低消费合法吗
法律主观:
餐饮最低消费不合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最低消费额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属于霸王条款,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客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餐厅设置最低消费合法吗
法律主观:
经营者限定最低消费额的行为是否合法?
现实问题
陈某在某饭店包房与同事庆祝生日,用餐完毕结账时,被饭店服务员告知他们的消费未到该饭店包房所规定的最低消费额1000元,如果不继续点餐直至达到最低消费额,就必须按1000元结账,陈某感到相当不满,于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那么,经营者究竟是否可以限定最低消费额呢?
律师解答
现在有很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设定了最低消费的标准,强迫消费者接受,这类消费者与经营者关于最低消费额的冲突屡见不鲜。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同时法律还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该规定表明,消费者有权依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兴趣爱好等决定自己将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其消费行为不受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限制。本案中,该饭店规定的最低消费额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限制和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一种干涉和阻挠,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一种违法行为。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商家规定最低消费额是否合法?
读者: 唐民川
唐民川读者:
这种规定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规定内容无效。而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最低消费额,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该规定应是无效的。
此外,《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规定,经营者应当以成本费加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为依据制定价格,应质价相符,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由此可见,经营者最低消费的规定,是经营者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作者: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 宋豫杨波 编辑:松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