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别有哪些(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2024.01.04 19:06:03
0人收看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别有哪些(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1563 人赞同
800 人不赞同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有: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二者在主观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过失的主观恶意很明显的小于故意导致主观恶意;

2、二者的结果在定罪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3、从处罚的角度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很明显的低于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故意实施的犯罪。故意,则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即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的构成要件除结果外,还有实行行为;而实行行为是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紧迫危险的行为。过失犯的实行行为定型比故意犯的实行行为定型要缓和得多,这是因为刑法往往并没有严格规定过失犯的实行行为。

犯罪过失的种类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用语上),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怎么区分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两罪的区别,给大家参考。

故意罪和过失犯罪怎么区分

一、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首要前提。故意犯罪主观具有明知、希望的情绪;而过失是一种疏忽或者轻信能避免,并不刻意追求某种结果。

二、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我国《刑法》中大多数的罪名为故意犯罪,而过失犯罪只是《刑法》中的一小部分。

三、《刑法》对累犯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在处罚结束之后,再次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故意犯罪的,为累犯”。对累犯要加重处罚,并且不使用《刑法》的减刑,假释等减轻处罚的规定。只有两次以上的故意犯罪才构成累犯。从另一方面说,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四、过失犯罪强调的是一种针对责任的犯罪。既行为人本身具有一种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先行的责任。在危害结果发生时,行为人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使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由此造成对国家集体或是个人的财产,生命的损害。不处罚不足以警世后人,所以要加以惩戒。所以说过失犯罪是责任,主观过失和危害结果相统一的犯罪。而故意犯罪主观故意和犯罪行为相一致的犯罪。

《《刑法》》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过失犯罪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有: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是:1、过失犯罪属于行为人应当预见自身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造成危害的发生。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的发生,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2、故意犯罪属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范畴,而过失犯罪需要法律的具体条文进行规定。从刑事处罚上来说,主观上具有故意性的会处罚更重一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如下:

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

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没有造成不会构成犯罪。

过失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2、主观上存在过失,包括粗心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主要有以下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法律分析】

过失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首先,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其次,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最后,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4694 人赞同
114 人不赞同

农业保险犯罪能构成诈骗罪吗

农业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以下是立案标准:1、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对从事保险诈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从事保险诈骗金额在1万元以上(主要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违反保 ...
2024-01-12 16:49

孕妇犯罪的要如何判刑(孕妇犯罪了怎么判刑)

孕妇犯罪怎么判刑法律主观:孕妇犯罪并不会因为你是孕妇就享有特权,不受法律的制裁,只是我国刑法在保护孕妇权益方面作出了一些优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孕妇一般不会采取非常严厉的强制措施,但是这不影响案件的审判以及定罪量刑。实 ...
2024-01-12 17:21

直接故意犯罪是什么(直接故意犯罪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犯罪故意法律主观:犯罪故意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直接故意犯罪,是 ...
法律百科
511热度

郭美美等销售违禁减肥视频被刑拘,若构成犯罪,刑期是多久

上海警方破获制销违禁减肥食品案,郭美美涉案被抓,将面临怎样的处罚?3月18日下午时分,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了相关的警情通报,在日前上海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了一起生产销售添加相关违禁成分的减肥类食品案件,现场抓获了相关的涉案生产人员郭某等多名 ...
2024-01-07 14:52

立案了不起诉有犯罪记录吗(不起诉会有犯罪记录吗)

2、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而且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被不起诉的,仍会有本应的案底记载,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而且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刑 ...
法律百科
832热度

拘留24小时是否会被公安局入犯罪记录档案

被派出所拘留24小时会有案底吗治安处罚拘留24小时不会留有案底,刑事拘留才会留有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 ...
2024-01-12 17:35

监外执行在犯罪是什么罪(监外执行如果再次犯罪怎么处理)

由此看来,监外服刑的条件与我国刑法中规定假释的条件基本一致,但假释的基本内涵与“部分服刑人员在监外服刑”的司法改革理念有区别,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附条件地将其提 ...
法律百科
497热度

怎样判断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如何认定实行行为的“着手”?着手实施行为就是犯罪的既遂。“着手”,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是犯罪预备形态与犯罪未遂形态的区分标准之一。认定犯罪的“着手”,须遵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 ...
2024-01-12 17:03

帮助信息犯罪活动罪取保(帮助信息犯罪活动罪取保成功率高吗)

《刑法》第287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条规定,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 ...
法律百科
108热度

怎么认定刑事犯罪集团(刑事犯罪如何认定)

犯罪集团的认定标准法律分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包括一般共同犯罪、犯罪团伙及犯罪集团等。盗窃罪中,如果是多人形成固定等犯罪团伙或者犯罪集团的,犯罪数额的认定是一个需要区别对待的问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2024-01-07 14:51

拘留了也能开无违法犯罪证明

被拘留过,但没有经过法院开庭审理、宣判有罪的法律程序,可以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被拘留过,但没有经过法院开庭审理、宣判有罪的法律程序,可以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法律快车提醒您,被拘留过,但没有经过法院开庭审理、宣判有罪的法律程序,可以开 ...
法律百科
303热度

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如何量刑(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量刑标准)

公司逃税挂名法定代表人判刑吗逃税罪对法人代表也是需要进行处罚的,单位逃税的话法定代表人是责任主体。企业逃税的话,法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坐牢,具体还要根据所逃税的金额及犯罪情节来确定,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话,还是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
2024-01-07 14:59

共同犯罪盗窃数额认定(共同犯罪盗窃数额认定标准)

共同盗窃犯罪金额如何认定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对共同犯罪的每人都应按照实际盗窃金额进行处理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 ...
法律百科
593热度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别有哪些(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区别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有: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故意 ...
2024-01-04 19:06

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最新规定(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最新规定细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动犯罪 ...
法律百科
436热度

间接杀人属于犯罪吗(间接威胁属于犯罪吗)

间接性杀人法律分析: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放任这种后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 ...
2024-01-12 17:50

物业公司侵占业主财产(物业公司侵占业主财产构成犯罪案例)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起诉状起诉物业纠纷证据要求有:物业公司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物业合同、对方违约的证据材料、对方的身份信 ...
法律百科
38热度

犯罪嫌疑人看守所羁押多少(犯罪嫌疑人最多羁押多长时间)

送看守所羁押是多少小时以内24小时以内。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 ...
2024-01-07 15:00

刑法中犯罪的根本特征(刑法犯罪的本质特征)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基本特征法律主观:我国 刑法 规定的犯罪具有哪3个基本特征如下: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基本原理,犯罪必须具有的特征包括:一、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哪3个基本特征如下 ...
法律百科
227热度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哪些区别(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区分标准法律主观: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的区分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 2、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 ...
2023-12-28 11:29

交通肇事罪是否是过失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
法律百科
399热度

第三者插足算犯罪吗(第三者插足算不算犯罪)

第三者插足会不会坐牢啊第三者插足破坏他人婚姻一般不会构成犯罪。除非是明知道对方结婚了,还与对方办理结婚登记;或者明知道对方结婚了,还与对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会构成重婚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 ...
2024-01-07 14:04

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几种(刑法规定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几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第 ...
法律百科
467热度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都有什么(过失致人重伤)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分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 ...
2024-01-12 17:34

过失犯罪都有什么情况呢

法律百科
642热度

怎么对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进行判刑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司法解释我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司法解释规定如下:第一条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19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情况有(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 ...
2024-01-07 14:13

酒驾跑了第二天处理办法(酒驾跑了第二天处理办法算不算犯罪记录)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 ...
法律百科
505热度

供述同案犯是属于立功吗(共同犯罪供述同案犯属于立功吗)

举报同案犯算立功吗法律主观:若是行为人检举揭发同案犯所犯的与本人为同一犯罪行为的,不构成立功;但如果是检举揭发同案犯另犯罪行的,可以认定为立功。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 ...
2024-01-12 17:17

共同犯罪是指非一个人犯罪(共同犯罪中怎么追缴犯罪所得)

第三,共同犯罪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有的共同犯罪不能直接适用以一个人实施犯罪为标准而制定的《刑法》分则条文,而需要另行加以规定其行为形式,二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只要其中一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人具有犯罪主体资格,就不 ...
法律百科
964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