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因公殉职,单位该如何赔付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4
506

我56岁未退休的父亲意外死亡,请问单位应提供哪些补助?比如丧葬费、生活费、住房公积金、社保余额,

先搞清楚,你父亲和原单位是否还有劳动关系,如果现在养老保险还是由单位缴纳,那么证明还有劳动关系,可以按在职职工享受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

以下文件供参考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总工会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

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

鲁劳社〔2007〕9号

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总工会,省直各企业主管部门,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

为解决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以下简称遗属)生活困难问题,经研究,从2007年1月1日起,调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280元、250元、220元、200元、180元,各地具体标准见附表。

(一)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职工遗属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

(二)职工遗属为孤寡一人者,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10%。

(三)兼有(一)、(二)项情况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30%。

二、过去已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现仍符合供养条件的,按本通知规定重新核定遗属补助标准。

三、享受遗属补助的人员范围、资金列支渠道等问题,仍按鲁劳社[2003]34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总工会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

鲁劳社〔2007〕9号

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总工会,省直各企业主管部门,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

为解决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以下简称遗属)生活困难问题,经研究,从2007年1月1日起,调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280元、250元、220元、200元、180元,各地具体标准见附表。

(一)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职工遗属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

(二)职工遗属为孤寡一人者,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10%。

(三)兼有(一)、(二)项情况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30%。

二、过去已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现仍符合供养条件的,按本通知规定重新核定遗属补助标准。

三、享受遗属补助的人员范围、资金列支渠道等问题,仍按鲁劳社[2003]34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企业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表

单位:元/月、人

地区

补助标准

济南市: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历城区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

淄博市:张店区、临淄区

东营市

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

威海市

280

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市、平阴县

青岛市: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胶南市、莱西市

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桓台县

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滕州市

烟台市:牟平区、莱阳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

潍坊市:潍城区、奎文区、寿光市

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曲阜市

250

济南市:济阳县、商河县

淄博市:沂源县、高青县

潍坊市:寒亭区、坊子区、青州市、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临朐县、昌乐县

济宁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

泰安市: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

日照市

莱芜市

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

滨州市:滨城区、博兴县、邹平县

220

枣庄市: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

临沂市:沂南县、郯城县、沂水县、苍山县、费县、平邑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

德州市:德城区

聊城市:东昌府区、临清市、高唐县、茌平县

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阳信县、惠民县

荷泽市:牡丹区

200

泰安市:岱岳区、宁阳县、东平县

德州市: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

聊城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

荷泽市:曹县、单县、成武县、巨野县、郓城县、甄城县、定陶县、东明县

180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丧葬补助费标准的通知

(鲁劳社〔2003〕53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企业主管部门,各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

经研究,决定对企业职工丧葬补助费标准作适当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逝世后,不分职务级别,丧葬补助费的标准调整为每人1000元,包干使用,节约归家属,资金按原渠道列支。

二、企业为逝世职工举行遗体告别的费用,包括租礼堂、花圈、遗像放大等开支,由企业据实报销。

三、按《劳动保险条例》第13条丙款和鲁革发〔1972〕143号、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的人员,亦按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四、本通知自2003年9月1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父亲61岁,在武汉务工,上班时间中暑死亡,用工单位应该如何赔偿?急急急......

是工伤,50到60万

新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纵横法律网 徐涛律师

老父亲在事业单位工作86岁去世,丧葬费如何计算抚恤金

1、抚恤金: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病故发20个月;因公死亡发40个月;烈士发80个月。2、丧葬费:按死者去世上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正常死亡发6倍;因公死亡和离休人员发10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我的父亲是一名正科级警察 上班时间在家中因脑溢血倒下 经过23小时抢救无效去世 关于赔偿与因公殉职求助

首先,希望你节哀顺变。无论生前荣誉多少,他都为公安事业付出了很多。

问题:你提到了因公,很明显,你父亲这个••••

所以,在事实上,可能没有赔偿和因公之说,但单位一定会给慰问金,同事们会捐一些钱,这点我敢肯定,这个队伍中,这点传统还是哪里都一样的。

而且,因公牺牲只有补偿、慰问之说,没有赔偿的说法。因公的前提是执行公务期间,如果你父亲在单位去世,也算。可他在家里,这个••••••看你们政工部门怎么报吧

父亲因工殉职,工伤保险以外还可以有什么补偿,单位发现和救治病人不及时。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嘛

因公殉职赔偿最新标准,职工因公死亡应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发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1、丧葬补助金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

2、供养亲属抚恤金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中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当供养亲属丧失其供养条件时,不再享受该项抚恤金。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至残一级致四级而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金额标准的50%发给。

上诉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中的伤残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每年调整一次。

未成年孩子父亲去逝,单位该怎么补偿

一:属于因工伤亡的,且经社保部门确认为工伤(含工亡)的,由社保基金支付工伤待遇赔偿;用人单位没有给该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用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亡待遇赔偿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等

二:属于非因工死亡或因病死亡的,且已参加养老保险的,其遗属可以从养老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用人单位违法不予其缴纳养老保险的,由单位支付。

我是事业单位职工,父亲去世了,给多少丧葬费

父亲去世,子女单位不给丧葬费。这是因为:

1、父亲去世了和子女单位一点关系都没有,要给也是死者的单位给。子女本人去世了才是子女的单位给丧葬费。若是父亲去世,子女单位可以视单位的情况和规定酌情给予慰问金。

2、丧葬费是指,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致使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一般用于逝者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告别仪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这明显是一种财产损失,对此种损失赔偿义务人应当进行赔偿。

3、 遗属领取丧葬费需要带死者的遗体火化证明,遗属和死者关系的证明或证件(一般为户口薄或结婚证),交给死者原单位人事部门,原单位会为遗属到当地人事局工资管理部门或社保局填表盖章送批。所以说,有单位的人员去世才能领到丧葬费,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去世也没有丧葬费。

公务员因公死亡赔偿问题:我父亲是一名税干,在工作时间因脑出血(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突发病故!

第一是保险方面的礼陪(这个额度是根据你父亲买的保险金额来决定的~买多少陪多少)

第二是公司方面的(这个额度是你根据你爸每个月的工资乘以还有多少时间退休的年数再乘以12)就是这样.

有一点要注意:哪怕不是职业病.只要是在上班时间发病的都算工伤理因找单位陪付

国家公务员公伤(工伤)赔偿

自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03-04-27)》正式施行。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工伤保险与赔付已从原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与福利待遇的政策处理正式进行了国家法律调整的轨道,这是我国广大劳动者,企业职工的福音。目前在各地的社保除对各类企业的职工之外、对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甚至临时工、民工、失地农民也逐步纳入了社保,对这部分人采用“社保综合险”的方式纳入,综合险中包括了工伤险。但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广大人员的工伤保险以及处理尚未有相应的规定出台。谁也不能控制工伤只发生在企业之中,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发生工伤后怎么办这样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伤的若干问题。

一、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其适用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主要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军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依照国务院、人事部、国务院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负责审核、评定。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有人又称“公伤”,大致是“因公而伤亡”的缩称。这里大概可以概括为国家的人因国家公务或工作中所受伤残或死亡。“公”是个抽象概念,在其概念中包含最多的成份大体是国家性,如“公家”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国家”。又如“公诉”以国家公诉人的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因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劳动者因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所受之伤残、死亡或突发疾病而死亡的应统称为工伤,而不宜称之为“公伤”。

值得注意的是“因公死亡(人薪发[1994]48号)”应属于“公伤”之内,但它专指“死亡”,而不包括伤残。另外,还有“因公殉职”是指的因公牺牲。因公牺牲符合国家规定的由国家授予革命烈士。

现行企业劳动者工伤包括三个具体形态:(1)、因工负伤、(2)、因工致残、(3)、因工死亡。对于因工负伤、因工致残、因工死亡均必须经法定机构做出工伤认定,而对于因工致残还需要进行伤残评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对于因工死亡还需要进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核定与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而这些在现行事业单位工伤政策中均没有涉及。

【本文小结】

1、工伤:因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所受之伤残或死亡的。统一使用“工伤”一词可以与《工伤保险条例》一致。

2、烈士:属于国家民政部的抚恤范围,由民政部对政策规定超过工伤保险幅度的部分进行抚恤。

二、原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事故的政策处理

长期以来,工伤事故处理的政策范围属于劳动福利待遇的范畴,企业劳动者伤死处理的政策文件多出于劳动部、而国家事业单位的政策就多出于人事部。由于政策具有容易及时调整的特点,以行政机关行政文件的形式下发具有较好执行操作性,因此可以说现行的职工伤亡政策是经过不断调整而被执行的。对于企业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制度我国各地早就开始试行,而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伤死亡政策现仍执行的是人事部、财政部人薪发[1994]48号《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其中关于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规定如下:

三、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即:批准为革命烈士的,为本人生前40个月工资;因公死亡的,为本人生前20个月工资;病故的,为本人生前10个月工资。

对于致残,按照国家有关优抚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参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89)财文455号)执行。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

由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是公费医疗,那么对于伤者的治疗,事业单位人员个人是不承担医疗费的。

四、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1、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规定:

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等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而2004年上半年已完全过去,自《工伤保险条例》公布之日的2003年4月27日至2004年6月30日止,已过去一年又整整2个月,有关部门尚没有出台“具体办法”以及“工伤保险办法”,在此前还只能按原政策规定执行。

2、实际上,不少地方、地区政府在与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试运行时,开始了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尝试,作为其配套政策,也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试行规定,这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际上与企业劳动者实行了同一工伤保险制度。

四、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存在的问题

1、至今未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性的工伤保险制度,国家事业单位关于工伤方面的制度主要是一些零零散散、明显滞后的政策规定。

2、事业单位现行工伤规定滞后、模糊、零散,缺少法律规定进行调整的依据,且与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相差悬殊。

3、职能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实行了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加之事业单位效益的差距更是加剧这种差别。

4、对于工伤认定的内容项目、条件、认定机构没有任何政策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执行原政策的状态下,对于工伤认定实际上是事业单位的主管国家行政机关予以认定,而不论从法律上,还是行政规定上,国家行政机关没有这样的职能。即便行政机关具有这项职能,随着而今后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进入,这种职能也会随之消灭。

5、工伤人员在申请合法权益时,根本没有认定、实现其主张之门以及相应的程序,事业单位、行政主管机关也根本无法操作。

6、对于财政事业拨款的事业单位,若欲参加工伤保险其经费从什么项目列支没有规定。

7、对于已进行医疗费用改革的事业单位,工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如何承担与支付没有规定。

五、国家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这里的其他事业单位,即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1、对于民办事业单位、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单位理论上讲,不实行财政拨款收支,不实行国家政策调控,理应自行按在参加社保的同时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或地方工伤保险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2、实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应由事业单位自行参加工伤保险。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办理,如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保健)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等,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其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发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证》。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4)、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抚恤办法》执行。实践中,革命烈士由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和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评残则由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民政部门作出批准、评定,发给《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

(5)、现役军人(含文职官兵、义务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家有关优抚优恤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评残范围、审批程序按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民[1989]优字19号)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的《军队评定伤残等级工作管理办法》执行,伤残抚恤金、伤残保健金、供养安置及家属抚恤等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实际工作中,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受伤由军队审批机关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

【问题】

1、国家事业单位在工伤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机关也基本存在,只是由于国家有具体的、单一的规定,这些问题表现不突出罢了。

2、从《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第1款规定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看,国务院仍将国家机关放在社会工伤保险制度之外。

3、由于工伤认定权在国家机关自身,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六、何去何从

建立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在社会各行业领域工作的人们,均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民主、权利义务方面应当是同一地位,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统一适用的社会保障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废弃滞后、模糊、零散、优抚待遇不同一、无法可依的政策调控制度,让企业劳动者、国家机关、国家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伤保险中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

来源:

济宁汽车交通法律网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函[2004]3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根据1988年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民政部于1989年发出《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十多年来,这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保证了这部分人员的依法抚恤和优待。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公布施行后,一些省、市来函来电询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的伤亡抚恤事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按照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及评残办法予以评残。其伤残性质的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抚恤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牺牲,批准为烈士的条件,参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执行,按照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公牺牲和病故的确认,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执行(不享受现役军人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者死亡时增发抚恤金的待遇),具体计发标准,仍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理评残中如何认定“意外事件”的复函

民函〔2008〕195号

湖南省民政厅:

收到你厅《关于刘贤英同志评残有关问题的请示》(湘民字〔2007〕59号)后,我部回复了《关于如何理解〈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中“意外事件”的复函》(民办函〔2007〕247号)。今又收到你厅《关于在评残工作中如何界定“意外事件”的请示》(湘民字〔2008〕43号),现就目前公务员评残工作中如何界定“执行任务”和“意外事件”的问题,再次函复如下:

一、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评定残疾等级,是民政部门的传统工作。1950年11月,经政务院批准,内务部发布《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其中第四条第(二)项规定:革命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者,按照《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评定残疾等级”。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民政部对该条例的解释权。民政部根据这项工作的延续性,于1989年8月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明确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评定残级等级参照《条例》及民政部解释《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2004年8月《条例》修订实施后,依据国务院“三定”规定确立的民政部职责,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04〕334号),再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其伤残性质的认定和伤残等级标准、伤残抚恤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等,参照《条例》及民政部《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第二款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目前,国家关于公务员的保险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关于公务员因公致残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方面的规定,目前只有民政部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所以,理解确认公务员是否属于因公致残情形,应当以民政部的解释为准。

二、确认“执行任务中或者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情形,应当严格注意以下两点:

(一)“执行任务或者上下班途中”,是指公务员履行公职、执行公务过程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了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情形。不是履行公职、执行公务,或者不是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致残事故不属于因公致残情形。

(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人在非故意、非过失的情况下,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致残的情形。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的主观状态,这一主观状态与致残情形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的,不属于意外。确认意外事件情形时,必须严格排除故意、过失的主观状态,要严格把握行为人是否尽到了应尽的注意义务,对于经过注意能够避免的情形,均不属于意外事件。

公务员在执行任务或者上下班途中应当对自身安全尽注意义务。不是执行任务或者上下班途中,或者因未尽到注意义务过失致残的,均不能认定为因公致残。请你厅按照上述原则和要求界定公务员评残工作中的“执行任务”和“意外事件”。

民政部

二○○八年七月二日

民政部关于公务员在执行任务中或工作岗位上猝然发病情形

如何认定因公致残的复函

民函〔2009〕54号

湖北省民政厅:

你厅《关于公务员在公派考察途中猝然发病能否评残的请示》(鄂民政函〔2008〕40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1989年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民〔1989〕优字19号)对死亡和伤残的情形是分别表述的。其中在因公牺牲的条件中有“在执行任务中因病猝然死亡”情形,但在因公致残的条件中则没有相应内容。2004年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对残疾情形采用了新的表述形式,其中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或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确认为因公牺牲”;第二十条规定:“因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导致残疾的,认定为因公致残”。这种规定形式在立法上是准用性规范,即没有直接转述因公致残情形的内容,而是规定在这个问题上引用其他条文的法律规范。因此,因公致残的情形是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但是,原来的情形引用过来必须依然存在才可以。由于医学上只有因病猝然死亡(即“猝死”)的定义,不存在因病“猝然残疾”的提法,即这种致残情形并不存在。因此,对第二十条规定指引的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的因公致残内容,排除了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导致残疾的情形,只有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因此,对于由疾病本身导致的诸如偏瘫、失语以及其他残疾不予认定因公致残。但对于由于突发可导致意识、肢体障碍的疾病,进而导致工作程序紊乱以致负外伤致残,视同在执行任务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可确认为因公致残。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吗(单位违法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吗)

违法解除后又恢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 ...
2024-01-04 20:10

员工不签合同,单位要承担责任吗

公司与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要承担什么责任法律主观: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终止或者时,需要依法 向员工支付 经济补偿金 (有的 地方性法规 甚至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 的,不得 解除劳动关系 ),未依法 支付经 ...
2024-01-07 15:20

父亲死后遗产归父母还是子女(父亲死后贷款需要子女还吗)

父亲死后遗产继承顺序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爸爸死后财产归妈妈还是子女法律分析:父母死亡后如果是通过法定的方式继承遗产的,父母和子女都是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有权 ...
法律百科
62热度

单位给员工调岗降薪怎么应对

单位给员工调岗降薪怎么应对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未和劳动者协商就单方面调岗降薪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第一,劳动者就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行为,可以申请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第二,用人单位若存在调岗行 ...
2024-01-03 16:38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法律分析: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等。《中华人 ...
2024-01-12 17:40

离婚孩子户口随母还能迁回父亲吗(离婚孩子随母改嫁,户口怎么写)

离婚了孩子的户口已在妈妈名下要怎样才能迁移到爸爸名下?法律没有规定离婚就必须迁孩子的户口。一般情况下,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户口就跟随直接抚养一方,协议离婚的情形下,抚养一方可凭离婚协议及离婚证到其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诉讼离 ...
2024-01-03 15:48

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吗(怎么改姓不用父亲同意)

离婚可以给孩子改姓吗法律主观: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但需要双方都同意。一般而言,子女的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离婚之后,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
2024-01-03 16:4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是

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内容是什么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内容是: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 ...
2024-01-07 14:00

父亲不幸去世继母有抚养义务吗

父亲续弦去世有赡养继母的义务吗法律主观:父亲去世对继母不一定有赡养的义务。法律规定继父或继母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只对未成年的继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所以只要父亲一方去世,继子女成年且不再与继母共同生活,继母和继子女没有形成法律意义 ...
2024-01-04 19:17

过了试用期单位未聘用是否要支付经济补偿

试用期过了没转正被辞退有补偿吗法律主观:劳动者在试用期未转正,因部门调整被辞退,面试中离职原因应当实话实说,原用人单位因部门调整削减人员,辞退尚未过试用期的人员即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关系 , 订立劳动合同 ,应当遵循合法、 ...
2024-01-12 17:46

全责交强险怎样赔付呢(交强险怎样赔付受害人)

肯定是需要的,按照交强险的无责赔付规定,即使对方无责,也需要承担以下责任损失: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人民币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人民币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人民币2024交强险自己全责怎么赔2024交强险自己全责,那么需要对受到人身 ...
法律百科
528热度

不给子女抚养费应该怎么办(父亲不给子女抚养费怎么办)

如果不给抚养费可以怎么办法律分析:如果支付抚养费的有能力负担却不负担,1、若是通过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2、若是诉讼离婚的,一方可以凭借离婚判决或者裁定书,向人 ...
2024-01-12 18:19

逾期交房违约金要怎么算(交房逾期违约金赔付标准)

买房逾期交房违约金怎么赔偿购房合同中若有规定买方逾期交房的,双方可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收取赔偿金,违约金的收取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日收取违约金:买方逾期交房,每日收取按照购房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比例计算;2、一次性收取违约金:买方逾期 ...
2024-01-03 15:28

父亲欠债儿子的股票法院可以查封么

父亲欠钱被起诉儿子的钱会冻结吗?法律主观:儿子欠债,如果儿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仍在世的,父母的钱一般不会冻结。儿子需要独立地承担其债务。但如果父母继承儿子的遗产,并且拒不还款的,则债权人在获得胜诉判决后,可以请求法院冻结父母 ...
2024-01-07 14:41

单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吗(单位能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主体)

合同诈骗是单位犯罪吗法律主观:有的。根据 刑法 的规定, 合同诈骗罪 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如何确定单位合同诈骗罪的主体范围,以及怎样区分个人实施和单位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值得研究。司法实践中,处理 单位犯罪 往往难度较大。笔者认为,应 ...
2024-01-07 15:38

醉驾公安局会通知单位吗(醉驾通知去公安局干嘛)

醉驾哪个部门通知单位法律主观:一、醉驾公安局会通知单位吗醉驾和单位没有直接关系,通常不会的,但即使不通知,单位早晚也会知道的。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人,有碍侦查的情况除外。《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
2023-12-28 11:35

劳动合同期限到期是否要支付补偿(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需支付补偿吗)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关系 ...
法律百科
642热度

十级工伤合同到期单位是否可以不续签

工伤10级合同到期不续签法律分析:工伤十级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可以不续签。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 ...
2024-01-07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