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套住房法院是否可强制执行
特邀律师

只有一套房子能被强制执行吗
【法律分析】:当事人只有一套住房,是可以强制执行的。法律并未说明被执行人只有一套住房时不可以强制执行,只是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一条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唯一房产能否强制执行
唯一房产可以强制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超出了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范围,人民法院可以执行;
2、在人民法院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对于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在符合一定情形的,是可以进行拍卖、变卖予以执行的。
金钱债权执行中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只要满足以下的任一情形,法院可强制拍卖涉案房屋:
1、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对被执行人有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的必须的居住房屋的,比如被执行人是老人,那么名下虽然有一套房子,但是其儿子的房子多,足以保障被执行人的生存,对被执行人的保障就没有必要;
2、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执行依据生效之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转让他名下的其他房产的,本来有房产,甚至有多套房产,但是执行依据生效之后,为了逃避债务,转让、转移自己的名下的房产,造成了只有一套房产,这不属于保护的对象,因为被执行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的履行;
3、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以及所抚养家属提供了可供居住的房屋。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
有以下3种情况,即使是唯一住房,同样能执行:
(一)如果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须的居住房屋的,比如被执行人为老人,儿子名下有房产,可以保障老人的居住;
(二)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逃避债务转让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名下只有一套住房可以强制执行吗
名下只有一套住房是否可以强制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的。如果符合下列条件,法院就可以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
(一)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民事执行,又称为民事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一种诉讼活动。强制执行有以下特征:首先执行只是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执行权是国家的一项公权力,只能由国家机关行使,而不能由其他的单位或者公民个人行使。在我国,行使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其次人民法院进行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根据。并且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具有强制性。最后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我的描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决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唯一一套住房法院能强制执行拍卖吗?
支持执行被执行人名下唯一住房的条件,第一条就是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看法条可能很多人看不懂,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被执行人弟兄三个,他是老大,他的父母在他家住,他就这一套房子,老二老三也都有房子,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可以执行的,因为作为他的被抚养人他的父母除了他这个地方还可以去老大老二家住嘛,还有就是如果他的父母有房子,他的父母可以回他们自己的房子住,被执行人这套房子是可以执行的。第二中情况是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也就是说判决生效后,这个被执行人已经把自己的房子转移走了,这个很好查,去房管局查下过户记录和时间就行了,只要有转移的记录,就可以执行,第三种情况是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统一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5至8年租金的,也就是说可以给他提供个保障房,也可以处置被执行人唯一住房,这个在实际执行中应用的比较多。
看完法条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哪些情况下被执行人唯一住房可以被执行,实践中之所以很难贯彻实施,也主要是因为这种事闹的比较厉害,强制腾房容易出现问题也比较麻烦,多地法院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很多都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唯一住房通常直接都不执行,所以导致人们对这个的认识比较模糊。
其实对于这种房子,是否属于生活必须的唯一住房是能否进行强制执行的先决条件,而大家多数把关键点放在了是否是“唯一住房”上,而忽略了是否属于“生活必需”的要求。很多时候被执行人虽然只有一套住房,但是他的房子面积比较大,已经超过了当地人均保障房的面积;或是他的房子处于本地繁华地段,一套房抵郊区的几套房。而此时被执行人所拥有的“唯一住房”因其具有的大面积或者高价值,已经超过了“生活必需”的范围,为了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对于这种超过“生活必须。
唯一住房法院可以强制拍卖吗
法律解析:
可以。对于超过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可予以执行。被执行人享有其他固定的租赁房屋;被执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名下有其他房产;被执行人的唯一一住房面积过大;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价格过高,均可视为超过生活所必需,此类情况下被执行人唯一一套也可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民事执行 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5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 扶养 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同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八)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第6条,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第7条,对于超过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和普通生活必需品后,可予以执行。
被执行人名下有一套房产,法院会强制执行吗?
如果是被执行人的唯一住房是不可以进行强制执行的,但是如果被执行人有收入能够租赁住房的情况下,现居住的房屋就不是必须的住房,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比如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居住条件后,被执行人只有一套房也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法律分析
如果名下只有一套房产,出于多方考虑,法院一般无法强制腾空房产进行拍卖。但是如果这个被执行人的子女名下有多套房产足以保障该被执行人的生存需要,则该被执行人的唯一房产也可以继续执行。第三种情况是考虑到为被执行人提供一个周转期,这也为法院的工作留出了一个期间,保障被执行人有充分的时间获得如政府救济等其他生存手段。法律保障的是被执行人基本的居住权,而不是房屋的所有权,而且这个居住权是被执行人以及其家属生存必须的。同时,这份保障不能是永久的,被执行人最终还是要通过其他手段(比如社会救济)寻找其他出路,而不是将这份义务全部转嫁到申请执行人身上,更不能通过这个手段逃避债务、逃避执行。综上可知,满足一定的条件,唯一住房也可以执行。但是执行时,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基本情况(如面积、地段、装修)是否超出一般人的生存所需,被执行人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其他生存房屋(如子女名下是否有可居住的房产),被执行人的实际能力(包括其年龄、收入等),兼顾法理和情理,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债务人的基本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同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八)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第六条 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