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买房“假离婚”,小心假变真时人财两空
夫妻离婚:假离婚买房变真离婚
近日,南阳一对夫妇为了买房假装办理 离婚手续,但事后男子却假戏真做,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其实假离婚是属于违规行为,也是需要接受法律的惩罚的。
南阳夫妇为了买房“假离婚” 结果假戏真做变成真离婚
了买房“假离婚”,弄假成真怪谁?
南阳市卧龙区的李女士,为了二套房贷款利率和首付低一些,与老公商议办个“假离婚”,谁知道离婚之后,前夫假戏真做,不准备与李女士复婚了,弄假成了真,“假离婚”变真离婚,这事儿该怪谁?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记者从一家房产中介了解到,限购限贷政策之后,不管是为了购买二套房、三套房投资,还是为了小房子置换大房子,为了享受首套房的利率和首付优惠,不少夫妇会选择先办理离婚手续,将房子过户到其中一人名下,另一人名下无房,以单身的名义再另行买房。
“别惹我生气哦,小心我不要你了,现在房子可都在我名下!”在办理买房手续过程中,不乏有“夫妇俩”这样开玩笑。“我们真的‘假离婚’了!”
“假离婚”之所以要加个引号,因为在法律从业者的眼里,是没有“假离婚”这个概念的。即便夫妻双方在离婚之初为了某种目的,协商决定,先办离婚手续,实现目的之后复婚,但在这个过程中,离婚就是离婚,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复婚,就要看对方的诚意了。
很多夫妻并不是真心愿意离婚的,只是为了买房子优惠,但当双方到民政局协议或者到法院起诉离婚的时候,这个过程是没有假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均为“不可逆操作”。
假离婚买房有哪些法律后果?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小觑。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很容易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
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
所以大家不要为了买房就随便离婚,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感情,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婚姻,毕竟金钱没有可以继续去赚,但是感情没了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爱人了。
夫妻为买房假离婚 “假离婚”后人财两空值吗
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假离婚的实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当事人很可能通过制作各种虚假协议或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虚假申报,不仅损害债权人、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国家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一旦被查处,轻则赔偿损失,重则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没有所谓的假离婚,法律上是真离婚,在夫妻双方看来是"假离婚",但从法律上看,在夫妻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离婚裁判文书生效后,原夫妻双方不再是一个家庭,而是变为两个独立的家庭。只要在形式上符合新政的要求,就应享受房产新政关于购买首套房屋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了规避政策的目的。
一方面,假离婚可能假戏真做,导致家庭的破裂,财产遭受损失。因为夫妻双方只要履行了离婚的法律程序,离婚便具有法律效力。用于买房的钱等财产在离婚前还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假离婚"之后将变成一方的个人财产,另外一方当事人就难以控制该部分财产。一旦有一方不愿意复婚,因离婚而带来的财产损失将无法挽回。
为购房假离婚有风险 说不定人财两空!
购房假离婚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人财两空的情况。
首先,假离婚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违反了婚姻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如果为了购房而选择假离婚,不仅会对个人的婚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会涉及到欺诈行为,带来法律纠纷和财务风险。
其次,假离婚购房还可能会带来财务风险。在离婚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就无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如果购房后双方复婚,那么房屋的归属权也可能引发争议,甚至导致双方再次离婚。
此外,假离婚还可能对个人的社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一旦被发现,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甚至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对日后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购房假离婚存在较大的风险,可能会对个人的婚姻关系、财务状况和社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建议购房者应该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来购买房产,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益。
为购房假离婚有风险 说不定人财两空!
房子的增值,让大家意识到“钱放在手里会贬值,存钱不如囤房”。不少夫妻为了避开限购再买一套房,或者为了避开限贷享受首套房首付政策,不惜假离婚。然而,现实中,不少夫妻却是弄假成真,最后人财两空。还有的夫妻虽然离婚了,但房子也没有买成。还有的虽然买了房子,但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来看看假离婚到底有哪些风险。
1、“假离婚”变真离婚
去年10月,蒋女士将前夫韩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割韩先生名下的一处房产。蒋女士认为,她与韩先生是为规避限购政策办理了“假离婚”,离婚后并未分居,直到不久前两人发生矛盾才正式分手。她主张,韩先生名下的三居室虽然是办理“离婚”后韩先生以个人名义购买并办理贷款手续,但首付款是两人共同支付,贷款也是共同偿还,因此房子应属于两人共同财产。
然而,庭审中蒋女士未能就“假离婚”充分举证,也没能证明她曾参与出资购房,且二人在《离婚协议》中已对财产进行了分割。因此,法院无法采信蒋女士所述情况,无法支持她要求分割前夫韩先生离婚后所购三居室房屋的主张。
虽然夫妻两人约定的是假离婚,但两人既然领了离婚证,从事实和法律层面来看,就是真离婚。
2、年纪太大 离了可能也“白搭”
小夫妻假离婚买房,弄假成真的案例太多。有些小夫妻不愿意去冒这个险,但又想钻个空子享受首套房的优惠,于是由长辈出面,老爸老妈假离婚买房。
年纪大的人买房,想获得首套房贷款的待遇并不容易。房贷的最长年限可以达到30年,但个人的贷款年限受到贷款人年龄的影响。贷款人年龄越大,可贷款的年限就越短,贷款的压力也就越大。年龄如果太大且还款能力不佳,银行很有可能拒贷。
当然,也有人通过增加共同贷款人来解决这一问题,即以假离婚的父母中任意一方的名义贷款买房,在共同还款人中加上子女的名字。但也使父母和子女之间因房屋产权出现纠纷,或继承人之间因遗产处理问题发生纠纷的几率大大增加。
3、贷款额度 不是你想要就会有
用假离婚来购买超出限额的房产或是获得贷款优惠,结婚协议上往往会出现一方“净身出户”的情况。比如为了让丈夫名下无房,符合首套房的优惠条件,小夫妻两个的离婚协议上注明房子票子车子孩子全归女方,男方名下啥财产没有了。这种情况丈夫买不买得了房子还真不一定呢,因为还贷能力是银行审批贷款时考虑的核心问题,没有财力很可能让银行拒绝放贷。
4、假离婚后复婚 婚后财产有可能变成一方的个人财产
前一段婚姻法律关系解除时,归属于一方的财产,复婚时已作为一方的婚前财产,而不再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一方离婚后,复婚前购置的财产很有可能变成一方的个人财产,从法律上来看,已经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了。
假离婚买房,很多人的重点都放到了“买房”上面,却没有考虑到后面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没有认真仔细地考虑其后果。假离婚买房,还得三思而后行。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2-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假离婚买房有风险! 当心一不小心人才两空
如今购房的家里加大,购房者为了在买二套房时,省点税费就与爱人假离婚。殊不知,这种做法有风险,一个不小心就会假戏真做,落得人财两空的局面,后悔都来不及了。
为买房假离婚 属于有效行为
假离婚买房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但是因为想要在买房的时候省税费或方便贷款而假离婚。
假离婚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谋离婚,另一种是欺诈离婚。通谋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假离婚买房的常用方式就是通谋离婚,这是一种虚假的离婚方式。
从法律角度上面,政策很难阻止假结婚买房的行为。因为《婚姻法》规定,双方都是自愿离婚,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们的离婚行为都是有效的,法律也没有禁止性规定。如果他们为了买房离婚,工作人员也无权干涉,即使发现是假离婚,最多规劝,而无法拒办或给予行政处罚准予离婚。只要是双方自愿、手续齐全,工作人员都要依法办理。
假离婚买房有风险 当心人财两空
有不少律师曾经说过,在他们曾经办理的很多实际案例中,有不少“假离婚”弄假成真,最终没有复合,同时在“离婚”时约定把房产归属一方所有,另一方弄巧成拙“人财两空”。由此可见,以“假离婚”来规避购房政策对夫妻中没有房产的一方存在重大的法律风险,如果假戏真做,那么无房产一方将很难得到补偿,其应有的财产份额将很可能损失。
如果离婚双方在离婚时签订补充协议,并且对房屋权属问题进行约定,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份补充协议不具有对抗效力,其中一方的权益很难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离婚时夫妻双方应该注意,万一夫妻一方离婚后不肯复婚,弄假成真,那将会导致矛盾产生,将会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育与探视等一系列问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9-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为买房假离婚有风险吗?
你问我为买房假离婚的风险有多大,我会告诉你很大,很大。
由于国家为了遏制房价,因此出了限购令,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囤积居奇,大量囤积房产,造成房价居高不下,影响真正购房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的规范房地产行业。但是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限购我离婚。离婚之后我就可以多买套房了吧,但是,假离婚有风险夫妻们需谨慎呐。
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假离婚的风险吧。
首先,由于你假离婚的方式去购买房产,已经遭到了曝光,许多单位或者是银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会对离婚双方进行深入调查,。如果一旦发现你们假离婚,就是为了买房,买房之后又恢复婚姻的话,就很有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惩罚哟,而且这种行为属于投机取巧了,也特别影响你的个人信誉。
其次,有些人实际上是为了拿假离婚来哄骗自己的配偶,让他跟自己离婚,一旦离了婚,你们走完了法律程序,对方不想跟你复婚,你只能麻爪了,哭都找不着地方,就算你告他,这场官司也不会赢的,因为你们是协议离婚了呀,法律上完全合法,你拿什么去告他呢?
我从前阅读过一本叫做《鱼肠剑》的小说,我们都知道鱼肠剑实际上是一把凶器。伤人伤己,以鱼肠剑作为小说的名字,实际上就是讽刺小说当中的女主角,那就是自己作死型的。文中并不是为了多买一套房儿才假离婚的,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在大学工作,可是如果不离婚,他们只能够分的一套房产,如果离婚之后,每个人都能分的一套房产,这样不就属于空手白套了一套房子吗?
于是女主角就非要跟她的丈夫假离婚,一开始她的丈夫并不同意,但是后来受不住她软磨硬泡,所以同意了她的做法,但是后来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你离婚之后,学校也怕你是为了骗房子呀,所以就规定,必须有一个人要结婚,这样才能够洗清嫌疑,于是女主角又开始作了,她找到了她认识的一个女性朋友,让她跟自己丈夫假结婚。
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女生和丈夫还比较尴尬,互相也很克制,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女生和丈夫终于滚做了一团,发生了一些羞于启齿的关系,而且到后来女生还怀了孩子,而女主角和丈夫也生了一个女儿,那么广大网友想一下,放在你身上,你如何选择呢?
所以她的丈夫拒绝跟女生离婚,可以说,女主角虽然得了一套房产,但是却失去了自己的婚姻,也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可笑,可怜,却也可恨,可悲。
我也爱钱,我也希望我的资产能够越多越好,做一个俗世当中的凡人,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只不过我信奉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会通过我的努力去获取我想要的,捞偏门的事儿我不干。所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希望那些假离婚的夫妻能够深思熟虑,将最坏的情况全都考虑明白,在做出决定也不迟。
假离婚买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假离婚买房要慎重
在限购政策的约束下,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够多买一套房而选择假离婚或者假结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所以,实际上不论是假离婚还是假结婚,都是有很大风险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
还记得在兔年的春晚上,黄宏、陈数和孙涛就上演了一场夫妻为了能够分到单位奖励的房子而假离婚的闹剧。在小品中,黄宏饰演的丈夫和陈数饰演的妻子为了那套房子可谓是百般折腾,可是最后依旧没能得到房子,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却也悟出了真感情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见,假离婚买房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伤了感情不说,还可能无法达到买房的目的。
那么,假离婚买房究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假离婚买房可能会引来官司
很多人都觉得假离婚是一件小事,无非就是两个人去查一下征信记录,看看对方名下有没有贷款记录,之后就拿着相关证件到民政局去办理离婚手续,再去房管局办理更名手续,然后由没有贷款记录的一方去购买新的房子,并办理银行贷款,等拿上了银行的贷款就复合。
可是,实际上假离婚买房并没有这么简单,虚假离婚其实就是一种无视国家法律的行为,而假离婚买房可能就会构成欺诈的行为,这时就会为当事人引来官司,最后不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还留下了不良的记录。
2、 假离婚买房可能会假戏真做
虽说假结婚是当事人在双方共同商议互通的情况下才办理的,但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对方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你是不会清楚知道的,这就可能会发生让假离婚变成真离婚的情况。比如,夫妻二人婚后生活平淡,男女双方中的一方已经萌生了离婚的想法,而对方毫不知情,此时,欲离婚的一方便会提出假离婚买房,等到离婚手续办理完毕之后,便翻脸不认人,让另一方白白蒙受损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实还是有挽回损失的余地的。一般来说,虚假离婚必须满足离婚条件,如果假离婚后,男女双方都未与第三人结婚,那么假离婚便会失效,但若是其中一方已经与第三人结婚,那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要慎重。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