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了抚恤金是否可以继承
丧葬费和抚恤金属于遗产吗?
丧葬费应用于办理丧葬事宜。例如:为安排死者生前好友和亲属遗体告别仪式租用场地的费用、为死亡人整理遗容费、火化费、运尸费、尸体冷藏停放费、预定灵车、骨灰寄存、购买墓碑等支出的费用。
抚恤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对职工死亡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向其死者家属或其生前被扶养人给付一定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费用。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自然人死亡的时间是划定遗产的特定时间界限,抚恤金和丧葬费是自然人死亡后产生的,而不是自然人在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所以不是遗产,不适用继承。死亡抚恤金、丧葬费属于死者近亲属共有因素,事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第304条规定,共有人可以进行协商分割,但不可以死者生前债务作抵偿。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
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三百零四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工伤保险条例》(行政法规)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老人病故抚恤金如何继承
老人病故抚恤金继承流程如下:
1、确认继承权利。根据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老人病故抚恤金的继承权利一般归属于老人的法定继承人,如配偶、子女、父母等。在进行继承前,需要先确认自己是否具有继承权利。
2、申请继承。在确认具有继承权利后,需要向老人病故抚恤金的发放单位提交继承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和材料,如老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继承权利的证明等。
3、审核继承申请。老人病故抚恤金的发放单位会对继承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将抚恤金发放给继承人。
老人病故抚恤金继承需要的资料如下:
1、死亡人员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结婚证等相关证件;
2、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结婚证等相关证件;
3、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如出生证明、结婚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4、继承人的银行卡信息;
5、死亡人员的户籍注销证明或者死亡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老人病故抚恤金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并且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进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抚恤金继承最新规定
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但是在实务中一般是参照遗产继承的顺序和份额来分配。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有资格继承抚恤金的人一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配偶、父母、子女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可以优先分配抚恤金。只有当第一顺序型败继承人都不存在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参与抚恤金的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或铅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卜团颤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老人去世留下遗嘱把抚恤金全部留给后老伴有效吗?子女有权利继承吗?
老人去世留下遗嘱把抚恤金全部留给后老伴无效,子女有权继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抚恤金不属于遗产,因此无法根据遗嘱分配,只要是去世人直系亲属都有权利获得。
法律分析
抚恤金,是国家或有关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发放给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的费用。抚恤金包括抚慰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二是这些亲属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养。不管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必须是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的。而所谓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而抚恤金,因为是被继承人死亡后由被继承人单位向被继承人的近亲属和生前被抚养人支付的经济补偿,同时也带有精神抚慰的性质,所以,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不能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被继承人也不能在遗嘱中确定自己的抚恤金的归属。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则按规定处理。如果没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员是第二顺序,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人员,抚恤金才在第二顺序的人员中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八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关于抚恤金继承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死者的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也不受遗嘱的约束,应当分配给死者的生活伴侣、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等近亲属。如有其他继承人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编第二章第五十五条规定,死者的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也不受遗嘱的约束,应当分配给死者的生活伴侣、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等近亲属。需要注意的是,抚恤金的分配顺序为:生活伴侣、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如果有多人具有同等资格享有抚恤金,应当按照比例分配。如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抚恤金的数额,可以由死者的近亲属协商决定。对于抚恤金的继承问题,如果有其他继承人存在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处理。人民法院会依照法律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裁判或调解。
抚恤金的数额如何确定?抚恤金的数额由死者的近亲属协商决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编第二章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抚恤金的数额,可以由死者的近亲属协商决定。因此,在确定抚恤金的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死者生前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因素。
抚恤金是对于死者的一种尊重和补偿,并且在民法典中有明确的规定。在抚恤金的分配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近亲属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如有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五条 死者的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也不受遗嘱的约束,应当分配给死者的生活伴侣、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等近亲属。
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如何分配?
抚恤金不属于遗产,抚恤金的分配跟法定的遗产继承的顺序一样,由配偶、子女父母等优先进行分配。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发给的费用。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特别是用来优抚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的。
一、抚恤金并不属于遗产,分配方法如下所列
按照规定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不能以遗嘱的形式进行分配。如果死者在死亡前,需要抚育扶助没有劳动能力的亲人和赡养家属。对于这部分特定人员,依法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一定金额的抚恤费,还有生活补助费。其中特定人员给付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如果是独居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给付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供养亲属的具体划分范围,由国家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扣除特定人员抚恤金给付后,所剩余的部分由法定继承人协商分配方法。如协商不成,按法定继承人顺序分配余下的抚恤金。
二、关于抚恤金不是遗产以及分配方法的建议
既然抚恤金不是遗产,那么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分配。对于抚恤金的分配,应该采取正面积极配合的态度。我认为抚恤金的分配,主要目的在于,补助死者生前所扶养和瞻养的无劳动收入的亲属。在我看来,没有资金需求或者经济压力的继承人,可以选择放弃该抚恤金的继承资格,让更需要的人享受这份权利。同时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各瞻养亲属所核定的抚恤金总和,不应高于死者在因工死亡之前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