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借款合同履行地(微信转账借款合同履行地点如何确认)
特邀律师

通过微信签订合同的合同签订地如何确定
法律主观:
微信签订合同有效。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 合同成立 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 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 要约 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 第一、二款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微信转账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现在较为成熟的两种支付方式就是微信和支付宝,如今通过微信交易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了。那么,微信转账能作为法律证据吗?微信转账能作为法律证据吗?首先,微信并非实名制,想要作为法律证据就需要尽量的多收集证据。如果只有转账记录的借款关系,冒然诉讼,风险较大。转账记录又可称为支付凭证、付款记录,其性质和收条的性质类似。因为和收条的性质相似,那么借款人收到款项的基础法律关系就会存在多种可能,除了借款还有可能是还款、委托付款、货款,甚至是赠予。借条是借款双方达借款合意的书面意思表示,在借款关系中的作用相当于合同。所以在民间借贷的民事诉讼中,借条加上转账记录是一个完整的借款关系,相当于合同和履约证明。小额的借款,法律并不强制要求具有转账记录,现金付款也是具备合理性的。综上所述,微信转账是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的,但是只有转账记录的借款关系,冒然诉讼,风险较大。如果出借人没有办法进一步证明该款项的性质为借款,那么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只有微信转账记录可以起诉要回钱么
只有微信转账记录,如果该记录是真实的、合法的,且能够证明存在借贷法律关系,则债权人可以起诉要回钱。但除微信转账记录外,债权人还可以依法收集借据、收据等其他的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拓展资料:
仅有转账记录能否进行起诉?
按照法律规定,借款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借款合同,这样假如借款人没有按时偿还合同,可以起诉。但是现在线上钱包支付方便,很多人使用支付宝、微信转账,借钱的时候也只是通过线上转账,不会签订纸质合同或者协议等。万一遇到借款人不还钱,或者遇到诈骗,只有双方之间的转账记录。
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起诉:
转账记录可以作为债务双方之间关系的有效证据,但是要看在双方聊天中有没有证据证明双方是债务关系。也就是说,转账记录能不能当作证明双方之间借贷关系的有力证据,让债权人起诉债务人并且胜诉,要看转账记录的具体情况,不同的情况起诉的可能性,胜诉的可能性都不一样。
一、如果双方除了转账的流水和记录,还有很多关于借钱,转钱等文字交流或者语音交流的记录,可以从这些记录中证明双方是债务关系,能明确知道哪一方是债务人,哪一方是债权人,那么,转账记录就是有力证据,可以作为起诉的证据,而且容易胜诉。
二、如果只有简单的转账流水记录,但是聊天中没有证据证明双方的债务关系,或者除了转账记录没有其他文字或者语音交流。这种情况法院也没办法确定双方具体关系,如果没办法确定是债权人借钱给对方,那么很难胜诉,需要掌握更多证据证明。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债权人去转账银行提取关于转款或者取钱的单据;
2、转钱的时候是不是有第三人在场,能证明双方之间的借款关系。
3、有没有其他渠道的聊天内容,包括短信等,能证明谁是债务人,谁是债权人,借款人答应什么时候还钱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