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探监是谁通知的(第一次探监怎么通知家属)
第一次探监怎么通知家属
需要等通知,通知会告诉罪犯家属罪犯已经在监狱收监,便于以后会见。一般情况下,只要其被移送到了监狱后,家属就可以申请去看望了。判决书生效后犯人一个月内就会移送到监狱,到监狱后,家属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探监,不过要做好申请工作才可以。一般每个月可以又一次会见,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我们知道,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被拘留、逮捕而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不允许家属会见的,只有律师才享有会见权。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担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家属会见时串通串供,甚至是勾结起来毁灭证据,从而有碍侦查和审判。
但是,当法院经审理对被告人做出有罪判决并生效后,整个案件就已终结,犯罪分子也从未决犯变成了已决犯,这时候就不用担心有碍侦查了。因此,从犯罪分子的正式服刑开始,家属就享有会见权了。如题所述,犯罪分子已经在监狱服刑几个月了,这时候其家属当然可以去探监了。
一般来说,犯罪分子刚刚进入监狱时,可以填写“会见名单”,载明自己想要会见的亲戚朋友。填完以后,监狱就会把该名单交给法院,让法院负责联系名单上的人,告诉他们该服刑人员想要见他们。当然,服刑人员的近亲属(父母、子女和配偶)无论是否在在“会见名单”上,都可以去探监。而服刑人员的其他亲属和朋友(哪怕是男女朋友),只要不在“会见名单”上,就不能去探监。
探监的具体流程是,探监人员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或者其他能够证明自己身份和与服刑人员具体关系的证明材料,到监狱的会见窗口申请会见,然后工作人员就会安排会见事宜,安排好后就能去探监了。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40条的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会见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宽管级罪犯以及其他有特殊情况的罪犯,监狱可以照顾增加会见的次数和延长会见的时间。
第一次到监狱探监要等通知吗
法律分析:需要等通知,通知会告诉罪犯家属罪犯已经在监狱收监,便于以后会见。一般情况下,只要其被移送到了监狱后,家属就可以申请去看望了。判决书生效后犯人一个月内就会移送到监狱,到监狱后,家属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探监,不过要做好申请工作才可以。一般每个月可以又一次会见,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二十条 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
第四十八条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第一次探监是谁通知的
需要会见的罪犯,在每月发信时提出会见的要求,中队干警随信寄发《会见通知书》,会见对象按照规定的日期前来监狱会见。罪犯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指罪犯的近亲属和监护人。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有认罪服法表现的,是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的。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五十七条
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
(一)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有认罪服法表现的;
(二)阻止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
(四)节约原材料或者爱护公物,有成绩的;
(五)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有一定成效的;
(六)在防止或者消除灾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贡献的;
(七)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其离监探亲。
注意事项
亲属想探监,首先的要罪犯能被探监,也就是说罪犯可以被探监,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罪犯移送审查起诉以后家属就可以申请去探监,判决后当然也可以申请探监,判决生效后住进监狱了也是可以申请探监的,从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过了侦察阶段,都是可以申请探监的,侦查阶段是不允许探监的,这主要是因为侦察阶段还处于案件的侦查期间,这个期间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其他人是不能接触的,这也是为了案件办理的公正性考虑。
弄清楚了罪犯在哪个阶段可以被探监,接着就要弄清楚在能探监阶段那些亲属可以探监,我国法律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亲属和监护人可以探监,监护人好理解,这个亲属主要是指的是父母、子女及配偶等,范围比较广,还包括配偶的父母,自己父母的父母等,基本上自己的直系亲属的直系亲属都是可以的,范围比较广。
被探监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申请被探监,如果在监狱里犯错正在接受处罚,比如隔离审查,关禁闭,或者受处分期间没结束,这些时间是不能申请被探监的,所以说被探监对犯罪分子来说是一种福利,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考虑,针对的是表现好的罪犯,不知悔改的罪犯是没有这个优待的。
第一次探监怎么通知家属
通知家属的步骤如下:
1、首先要联系看守所或监狱的管理部门,了解探监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以及要提供的证明文件等。
2、在了解探监的相关规定后,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并告知他们探监的时间和地点。要家属提供一些证明材料,
3、要提前预约探监时间,也要提前通知家属,并告知他们预约探监的具体时间和要求。
4、在通知家属时,要让他们了解探监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如不能携带禁止物品、必须提前到达探监所等。
第一次去探监需要办什么手续
探监一般手续如下:
1、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2、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省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
3、探监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及材料,包括:
(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
(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法律依据:《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四条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五条监狱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通知罪犯亲属、监护人会见,通知应当包括会见人范围、会见时间安排、会见办理流程、所需相关证件等内容。
罪犯亲属、监护人,可以向监狱提出会见申请。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六条罪犯亲属、监护人首次会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能证明本人身份和与罪犯关系的有效证件、证明办理会见手续。非首次会见的,凭本人居民身份证会见,未成年人可以凭户口簿会见。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七条视频会见的,罪犯可以向监狱提出申请,监狱准予会见的,应当确定会见时间,通知亲属、监护人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亲属、监护人。亲属、监护人可以就近向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所提出申请,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审核其身份,符合会见条件的,通知罪犯所在监狱。监狱准予会见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罪犯亲属、监护人。亲属、监护人应当在监狱确定的会见时间到司法行政机关办公场所与罪犯视频会见。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八条会见一般每月一次,每次会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每次会见人数一般不超过三人。未成年罪犯会见的次数和时间,可以适当放宽。
因罪犯家庭出现变故等原因需要延长会见时间或者在非规定时间会见的,应当经监狱长批准。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九条监狱应当查验会见人的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对进入会见场所的会见人进行安全检查。会见人应当遵守监狱会见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不得进行会见。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十条会见应当在监狱会见室进行。罪犯因患精神病、严重传染病或者病重不适宜在会见室会见的,监狱安排在指定的安全场所会见。
《司法部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十一条监狱应当向社会公开会见日具体安排,会见室应当设置候见区域、物品寄存柜、咨询台、狱务公开查询平台等,为会见人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