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抢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抢夺财物)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09
591
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这是刑法所明确规定的,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对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的行为的,都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此外,许多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要件,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行为的描述、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都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怎么才算非法占有为目的

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一、什么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取得和占有财物行为的非法性。非法占有的前提条件是行为非法。一是取得财物的行为非法,为法律所禁止,二是占有财物的行为非法,没有合法的依据。

2、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实际控制性。非法占有的本质特征是占有,也就是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主要体现为对财物的直接掌握与管理。这种掌握与管理必须是直接的、现实的,而不是间接的、想象的。当然,在研究实际占有性的时候,也有一种行为人企图非法占有,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实际占有,或者行为人自动中止了自己的行为,不再实施实际占有行为的情况,也是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3、对财物所有权的全面侵犯性。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与民法中的非法占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就民法的角度而言,非法占有是指非所有人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对财物的占有,这是针对财产所有权四项权能之一的占有权而言的,而且有善意的非法占有和恶意的非法占有之分。只有当占有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对财物的占有属于非法的情形下,法律才不予确认和保护。

4、非法占有财产目的的明确性。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这是刑法所明确规定的,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不是出于贪利性动机而实施了财产型犯罪行为的情况。比如,因追索债款不成而盗窃债务人财物的,因对单位领导不满而盗窃本单位财物泄愤所得的,等等。尽管犯罪动机不同,但行为的实质还是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公私财产非法占为已有,目的还是明确的。

5、非法占有财物行为应受刑罚惩罚性。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只有当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时,才能对行为人处以相应的刑罚。

二、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分析方法

1、对照法。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对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的行为的,都应当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合同诈骗罪等。

2、推理法。即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材料,按照非法占有的几个方面特征逐一分析后加以综合,从而推导出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正确结论。

3、反驳法。即在行为人拒不承认自己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时,以所查证属实的事实材料为论据,对行为人的辩解逐一进行反驳,能够证实其辩解不能成立,而行为确实符合非法占有的全部特征的,即可以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三、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刑法分则对一些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此外,许多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要件,但根据条文对客观行为的描述、刑法条文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都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司法工作人员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要素,就不是构成要件要素。

2.事实上,国内外的刑事立法都表明,构成要件要素分为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当某种犯罪明显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根据相关条文明显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时,刑法条文往往会省略关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盗窃、诈骗、抢夺等罪就是如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法律主观: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如果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还构成诈骗罪吗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涉嫌了侵占罪,也可能涉嫌诈骗罪,但这两类侵犯财产罪的入罪标准都高于2000元的数额,所以一般构成诈骗罪。

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个种类,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现规范简称为侵占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明文规定的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行为。想像成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本罪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

(2)拾捡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

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

1、盗窃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2、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3、抢夺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4、聚众哄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侵占罪,数额较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十万元以上。

6、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其实收养。

7、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为五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8、抢劫罪(不以数额起点立案),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恋爱中赠送财物如何处理

恋爱中赠送的财物如何处理法律分析:恋爱中赠送财物的处理要依据财务的性质以及对方的请求而定,如果对方在分手后不要求返还所赠与的财物的,其所有权归于自己,无需返还。如果对方请求返还的,所赠与的财物中属于基于恋爱关系或者已结婚为前提赠送 ...
2023-12-27 15:41

抢夺罪一般按照什么标准立案(抢夺罪立案追诉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法律百科
816热度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分(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如何区分)

抢劫抢夺的区别抢劫和抢夺有四个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2024-01-12 17:28

公司盗窃财物是否会判刑(盗窃公司财物多少构成犯罪)

要是盗取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并且有其他的特别严重的情节的时候,那么盗窃人面临处罚将会是更严重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且要没收全部的财产,按照相关法律中的规定来看,除了入室盗窃、多次盗窃、扒窃、携带凶器盗窃等特殊情况外,普通的盗窃往往对 ...
法律百科
442热度

闹市飞车抢夺金项链飞车抢夺怎么判刑

广东两“飞车贼”扯路人金项链,路过司机狂追数十街撞翻,需承担责任吗?司机这是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接受的只会是表扬。更何况这两个“飞车蟊贼”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又谈何司机承担责任呢?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的行为真的太大胆了,违反法律,肯 ...
2024-01-12 17:55

构成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怎么处罚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四要件是哪些,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行为人如果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后并以此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或者进行其他诈骗犯罪 ...
法律百科
693热度

故意毁坏财物如何定罪(故意毁坏财物如何定罪罚金)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必须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重要物品损坏严重,销毁手段特别恶劣,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 ...
法律百科
351热度

抢夺罪怎么量刑(未成年抢夺罪怎么量刑)

3. 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导致他人重伤的,4.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导致他人死亡的, ...
法律百科
129热度

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抢夺(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抢夺财物)

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这是刑法所明确规定的,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不能认定为刑法中的非法占有,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对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要实施了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的行为 ...
法律百科
591热度

抢夺武装部队公文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中国对盗窃武装部队公文罪的处罚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 ...
法律百科
411热度

损坏公私财物立案标准(损坏公私财物立案标准怎么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 ...
法律百科
432热度

未判决的涉案财物怎么处理

因此,未判决的涉案财物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实际的财产权益的保护密切相关,相关部门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确保财产的安全和证据的真实性,未判决的涉案财物的处理涉及到财产权益、证据保全、刑事程序等多个法律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 ...
离婚法律
181热度

冒领他人财物会构成什么罪(冒领他人财物是否构成诈骗)

冒领他人财物犯什么罪冒领他人财物应当构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属于诈骗,【法律依 ...
法律百科
132热度

故意损害他人财物怎么赔偿(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赔偿)

当财物遭受的损坏并且造成损失的时候,一般是需要根据财物损毁的时候,市场的价格来进行确定需要赔偿的金额,但有时候财物是没有市场价格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鉴定机构的鉴定以价值来进行赔偿,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怎么赔偿1、故意毁坏财物,是指故意 ...
法律百科
618热度

偷盗车内一万多元财物怎么判决

结语:针对偷盗车内一万多元财物的判决问题,本文从专业律师的角度出发,通过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案例,对盗窃罪、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区别以及法官的裁量权等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一、法律法规的适用对于偷盗车内财物的盗窃行为,我们可依据 ...
离婚法律
516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