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诱类欺诈常见的形式有(利诱类欺诈常见的形式有哪些)
针对大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配合为由,骗取一万余元。对此,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对此,警方提醒,凡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改号软件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对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诈骗,他们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对不正常的余额变动要冷静谨慎,不轻易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贷款理财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可以无抵押贷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易地获得一笔贷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种具有极高收益率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例如:家住重庆的李先生最近急于用钱,于是听信了所谓的“信贷专员”发布的无需征信就能贷款的推广,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向对方咨询贷款相关事宜。
该“专员”称,只需要缴纳办卡费和激活费共2000余元即可拿到贷款,等缴纳了费用后再去询问时,该“专员”已将李先生拉黑。警方提醒,特别要警惕各类标榜“无抵押、无征信”的贷款项目和“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谨防被骗。
5、“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哪些人群最容易上当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的门槛极低,所以难免会存在一些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套路,下面为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1
一、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腾讯QQ”或移动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或一些不法网站以一些知名公司或网站名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或好奇心态、侥幸心理等,以“特等奖”、“幸运奖”高额奖金和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数码奖品为诱饵,借“公证费”、“手续费”、“保险费”等名目骗取网民的钱财。
此类诈骗有一定隐蔽性,不法分子通过游戏或聊天工具告知受害人中奖信息,并附带“验证码”、“公证电话”等,要求受害人自行到网站验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轻信,可通过多个渠道核实事件的真实性。一是确认提供的网址域名真伪。网民可以到百度、Google等知名的搜索引擎搜索对方提供的网站名称,确立其提供网站的真伪;
二是要向知名公司的客服热线咨询验证。千万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应该拨该公司官方网站上所留的客服号码、曾经公布的该公司对外联系电话号码或通过电信114查询提供的号码,验证其真实性。三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二、利用“钓鱼”网站实施诈骗
“钓鱼”网站通常伪装成银行网站或电子商务网站,一旦访问者通过该网站进行交易,其帐号和密码就能被窃取。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聊天工具传播。“钓鱼”网站的网址伪装成类似于真实网站的网址,登录页面与真实网站页面几乎一致,但其结构很简单,只有一个或几个页面,极具欺骗性。
如假冒“工商银行网站”()的“钓鱼”网站将真实网站网址中“i”改成了“1”,网址为,极具迷惑性。诈骗分子就利用这种相似的域名和网民一时疏忽,引诱网民登录这些“钓鱼”网站,然后窃取网民的用户名和密码,在黑市里套的现或交易。
防范方法:收到对带有网址的可疑邮件,不要轻易打开,以防中木马病毒;在网上交易时,要仔细核对网址,保管好账号、密码,做好交易记录,尽量避免在公用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对上网电脑采取一定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禁用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拨打客服热线进行确认或采取挂失措施。
三、以购物为由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借助网络这个工具,利用人们贪小便宜或希望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心理来实施的诈骗。骗子往往制作通过假冒的购物网站实施诈骗,而且手段以选择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游戏虚拟物品等购物网站。这些网站看起来“整洁美观”、“图文并茂”,而且打着“××商城”的旗号,甚至还有工商执照的扫描图片以及工商、公安网上备案图标,产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同时,网站方面信誓旦旦,向网民承诺可以“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一旦网民相信了,就会说“出于安全需要,你要先付一半钱”,然后又以“保证金”、“税款”等名目一步步骗取网民的钱财。
防范方法:如果需要网上购物,请选择知名的交易平台或购物专门网站,如淘宝、拍当当书城等。购买之前先货比三家,查看卖家信誉,询问商家售后服务等,并使用“支付宝”之类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以消除后顾之忧。
四、网上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
此类案件主要针对QQ等上网用户。诈骗分子使用QQ视频欺骗器等专用软件,在与QQ用户聊天时截取该用户的聊天视频,并使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秘密盗取该QQ号,再与QQ号中的好友们进行聊天,并播放之前截取的视频录像,伪装成该QQ原用户骗取事主信任后,以各种急需用钱的借口向事主借钱,实施诈骗。由于作案过程中使用了“视频”聊天,作案成功率极高。
防范方法:建议加强电脑安全防护,及时升级病毒库,安装防火墙,及时查杀病毒和木马。网民一旦遇到类似情况,特别是要求汇款等涉及到财物问题时一定要用电话或其它方式联系到本人,核实后方可汇款,或在聊天时设置一些问题以辨别对方的身份。如确认为诈骗,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它好友,让其防止被骗。
五、假借提供彩票类等中奖预测实施诈骗
比较常见的有通过提供彩票类、股票类、六合的彩类等预测实施诈骗,其方法是以“预测信息”、“内部消息”为诱饵骗取会员注册费或股票账户资金。2009年以来,我省共发生利用网络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诈骗案件多达100余起,由于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侦破难度高、给广大彩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扰乱正常的福利彩票运营秩序。
防范方法:要通过正规网站和渠道了解彩票的发行规则,福利彩票的发行部门是民政部门,其国家级管理机关只有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此外,彩票抽奖属于典型的“独立随机事件”,彩票预测只是一个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陷阱”,希望彩民不要轻易上当。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2
现在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都支持网络支付功能,但是只要知道了支付密码即可轻松完成支付,因此在网上购物时一定要谨慎,要看清官网地址,以免登陆到钓鱼网站导致账号,支付密码被他人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如果有朋友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跟你借钱,让你将钱汇到指定的卡号上,这个时候也不要轻易的相信,一定要先给朋友打个电话,确认是否是朋友本人跟你聊天,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号码被盗了。
喜欢网络购物的朋友,如果收到自称某公司客户给你的电话,告诉你你购物的商品出现支付异常,让你再次付款的`时候,也不能盲目的相信。以为很多网络骗子可以通过窃取你的账号了解你所买的商品,并冒充客服诈骗。
登陆可疑网站的时候,不要轻易的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这样会导致网络骗子窃取你的个人资料,并将你的资料卖给他人,接下来将有很多卖保险,卖房子的给你打电话。
很多寂寞的男女会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寻找感情慰藉,因此很多骗子也利用了这个机会,先是引起你的关注,然后再约你出来见面,男的被骗钱,女的被骗色。
网络骗局无外乎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利用了贪图小便宜的想法,所以通过中奖,低价等噱头吸引人被诱使他人上当,另一种则是利用他人对网络的不了解,通过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导致账号被盗。因此要想预防网络受骗,在涉及钱财,账号等敏感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处理,切勿大意。
几种常见的网络陷阱有哪些3
1、以虚假网购信息诱人汇款。在当地重点论坛和网上社区发布网购信息,吸引网民到该网站。在取得网民信任后,要求网民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或转账,等网民发现上当后,将此前公布的联系电话变成空号或公用电话,而网民通过QQ、UC等即时通讯工具与其进行联系时,却发觉自己被列入黑名单。
2、以便宜货为诱饵实施诈骗。在淘宝等大型网上交易平台开设网店,并放置特别便宜的商品,利用网民喜欢买便宜货的心理,将网民在大型交易平台的电子交易渠道转移到其设计的虚假网站进行电子交易行为。
3、“网上购物金卡”的骗局。不法分子通过在路上遗弃“网上购物金卡”的方式诱使贪图便宜的人上当。“网上购物金卡”写明查询方式,如果拾到者照该方式网上查询,往往显示有大量余额,但这些钱只可以到该网站购物,但这其实是不法分子设下的一个“高级陷阱”,接下来通过一系列连环套骗局,骗取事主钱财。
4、利用QQ实施诈骗。行骗者在网上利用QQ寻找作案目标,向作案目标低价兜售有纪念和收藏价值的贵重物品,并承诺先交订金,余款货到交款。爱好收藏的人往往经不住“低价”、“纪念和收藏价值”的诱惑,贪图便宜,甘愿冒险,试着订一套或二套,当把订金汇入对方账户时,对方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5、克隆著名网站实施诈骗。将网页做得和著名网站几乎一样,但网址往往与著名网站只有一个字母之差,让人分辨不出真伪,使人不知不觉受骗上当。
就会显示当事人确实中奖了,并要求当事人打网站上留的“客服电话”,咨询领奖事宜。打通电话后,骗子就会冒充网站工作人员,以奖品邮寄费、奖金个人所得税、账户保险费等要求当事人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而后便消声匿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