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职和免职的区别是什么呢
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
法律分析:撤职和免职的区别: 1、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行政纪律处分,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免职是一种法定的人事处理,不具有纪律性; 2、条件不同:公务员严重违纪,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可以撤职。免职分为两种: 一种是免去当前的职位,另一种是自行免去职位; 3、 后果不同:撤职的影响位减少职位,并根据新职位确定相应的级别和薪级。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如果是:被免职,职级和工资肯定会受到影响,有些人还会失去官职和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六条 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撤销奖励: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有严重违纪违法等行为,影响称号声誉的;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
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
1、是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是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免去公务员现任职务的条件有7种转换职位的、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调出国家行政机关的、退休的、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职务自行免除的条件有5种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被辞退的、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死亡的;
3、是后果不同。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行政处分期限为2年,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参加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而开除公职则属于行政处分中最严厉的处分,指开除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队伍,此后将永远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撤销职务简称撤职,指解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现任职务。 什么事免除职务?
免除职务指根据相关规定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综上所述,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撤销职务更加严重,建议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监察机关复查申诉案件,认为原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直接撤销或者建议原决定机关撤销,决定撤销后,发回原决定机关重新作出决定;上一级监察机关认为下一级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直接撤销或者责令下一级监察机关撤销,决定撤销后,责令下一级监察机关重新作出决定:
(一)违法违纪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据不足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三)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不同
法律主观:
免职和撤职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两者的性质不同,撤职是行政处分,而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无惩戒性质。 2、两者的条件不同,针对违法记录情节较为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后果的公务人员,可给予撤职; 而免职处理可以是免去现任职务,或者是职务自行免去。 3、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撤职是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任对应的级别和工资;免职一般是不影响级别和工作的。
法律客观: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个月; (二)记过,12个月; (三)记大过,18个月; (四)降级、撤职,24个月。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解析两者的权力来源和后果)
免职和撤职是两个常见的管理行为,它们都是解除某个人的职务,但是它们的权力来源和后果有所不同。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免职和撤职的区别,并且解析它们的权力来源和后果。
一、免职和撤职的定义
免职是指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对下属单位或者个人的职务进行解除的行为。免职是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授权下进行的,是一种有权力的行为。
撤职是指对某个人的职务进行解除的行为,撤职是在合法的程序下进行的,是一种有程序的行为。撤职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包括调查、听证、审查等环节。
二、免职和撤职的权力来源
免职和撤职的权力来源不同。免职的权力来源是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有权对下属单位或者个人的职务进行免职。撤职的权力来源是合法的程序,只有在程序合法的情况下,才能对某个人的职务进行撤职。
三、免职和撤职的后果
免职和撤职的后果也有所不同。免职是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授权下进行的,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有权对下属单位或者个人的职务进行免职。免职的后果是解除职务,被免职的人必须离开原工作岗位。
撤职是在合法的程序下进行的,撤职的后果是解除职务,被撤职的人必须离开原工作岗位。与免职不同的是,被撤职的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如果申诉成功,可以恢复原职务。
四、免职和撤职的操作步骤
免职和撤职的操作步骤也有所不同。免职是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授权下进行的,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可以根据规定的程序对下属单位或者个人的职务进行免职。撤职是在合法的程序下进行的,需要经过调查、听证、审查等环节,才能对某个人的职务进行撤职。
免职和撤职的分别
法律分析:区别 1、含义上:撤职,是对于违犯公务员的纪律的公务员的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开除公职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担任公职被开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六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违纪违法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第六十四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官员的“免职”和“撤职”有啥区别呢?
“免职”和“撤职”的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原则不同、处罚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免职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2、撤职
撤职,是指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纪律制裁方式。
二、原则不同
1、免职
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
2、撤职
撤职,是对于违犯公务员的纪律的公务员的一种纪律处分。
三、处罚不同
1、免职
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
2、撤职
受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级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