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可以给员工调岗降薪吗
劳动法给员工调岗降薪合法吗
法律分析:如果是经过与劳动者协商后达成一致的调岗降薪是合法的,反之单位单方面的调岗降薪则是不合法的。因为法律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必须经过劳动者和单位协商一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单位单方面调岗降薪可以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 未经协商,未经员工同意,单位单方面调岗降薪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公司调岗可以降低员工工资吗
法律主观:
公司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劳动者实行相应的调岗降薪。如果公司没有明文规定,无理由对员工实行调岗降薪,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足额支付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02【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单位能降员工薪酬吗
法律主观:
单位不得单方面调整劳动工作岗位,也不能随意降低其工资报酬,双方的劳动合中会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薪酬,如果用人单位要调整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需要和劳动者协商后确定。 公司随意降薪,或者调岗并降薪,劳动者完全可以不同意。若用人单位就是想通过这种降薪调岗的方法逼员工辞职的话,员工可以以用人单位违法调整岗位和薪酬为理由,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用人单位不同意支付的,劳动者可以提出劳动仲裁。
企业能不能给员工随意调岗和降薪?
当然不可以的,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用人单位是不能随便给员工调岗和降薪的。
一、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所以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不可随意变更内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所以,企业想要给员工调岗和降薪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且是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未经员工的同意,随意调岗和降薪就是违反《劳动合同法》。员工不仅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企业也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二、员工如何应对企业调岗降薪?员工可以针对企业的调岗降薪行为与人事部门沟通,提供自己的劳动合同、岗位说明书、工资单等证据,与企业沟通,以此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随意调岗和降薪行为。
如果企业想通过随意调岗和降薪来达到逼迫员工主动离职,那这个时候,员工更需要谨慎,不要被企业利用自己还不自知。如果因为工作岗位调整和未足额发放工资,员工是可以以用人单位过错,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的。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一气之下主动离职,正好中了企业设下的圈套。所以员工还是要有法律意识的,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企业在未与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单方作出调岗降薪决定,劳动者可以实名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惬意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单方作出调岗降薪违法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劳动监察部门查处单位违法行为。
4.除此之外,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
对于企业单方面的随意调岗降薪,其实是对劳动法的轻视,也是对劳动者地位的无视。所以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需要理性应对,通过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