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用途和土地用途不一致(房屋用途和土地用途不一致如何登记)
房产证上注明的房屋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如何处理
产权人应当向规划部门申请变更房屋规划用途。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以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上登记的用途为准,补偿政策对于房屋性质的认定,以对方的答复为准,当事人具体可咨询当地的房屋征收管理部门 一般来说,被拆迁房屋的用途、建筑面积以房屋所有权证为准,房屋所有权证标明的用途、建筑面积与实际不符的,应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到产权监理部门申请重新确定。土地使用证与实际不符应该及时到当地的土地资源部门进行情况说明,申请对于土地的重新审核并重新发放土地使用证。房屋的用途有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两种,后者的补偿种类多于前者的,包括停产停业损失等。两者补偿标准也不同。所以当事人对其非居住用房被当成居住用房是非常不满的,此时就会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此时原告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房产登记证件所载明的用途、营业执照上营业地点的登记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果没有证据,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有败诉的风险。如果自己的房屋用途被认定错误,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一定要有相关的证据证明。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如果履行了规划部门的审批手续,到房屋管理部门变更了房屋用途登记,同时征得了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则这些合法的民宅商用者的利益是应当获得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九条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
房屋用途和土地用途不一致
法律主观:
一、土地用途商住和住宅用地区别
1、用途不同
商住类型是指同一块宗地上即有商业用途又有住宅用途。而土地使用年限是由开发商是用什么名义去申请这块土地而得的,商业用地一般指拆迁时评估房产是对房产所在地的定性,比如被计划拆迁的房屋原先是商店或饭店,就属于商业用地。
2、 征收 的费用不同
如果房产证上使用类型为住宅,则按住宅收取,同理商住的也是分商业与住宅的征收费用,40年使用年限到了之后,土地使用权类型由出让自动变为划拨,拆迁一样有补偿,但肯定没有出让土地多。
3、价值不同
商住用地指商业经营场所与住宅连在一起的。在房产评估时评估价值有区别,一般商业用地比较高,因为经营用地创造的价值高。
二、什么是商用住地
“商住用地”是指兼容商业和住宅的综合用地,在现行法律中并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中,将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商业等混合用地定义为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归入了住宅用地。
三、不同用地的年限
国有土地出让的时候,因为规划土地的使用用途不同而划分为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主要区别是用途及使用年限不同,开发商交纳的土地出让金多少也有区别。关于“商住用地”的性质、出让年限要看《土地出让 合同 》或土地使用权证,有两种可能:按照居住用地70年、商业用地40年分别计算,或者按照综合用地50年统一计算。商用住地与住宅的用途、征收的费用和价值都有所不同。商业住地因其具有经营价值,现如今也是越来越普遍存在的。
土地证、房产证用途不同
土地证是证明你拥有该块土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书;
房产证是证明你拥有该房屋所有权的证明文书。
有部分城市实施房地合一发证,即房产证与土地证合并颁发一张证。
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是你拥有房屋所有权的证明,凭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可以对房屋行使买卖、赠与、出租、抵押等权利。
土地证只是证明你的房屋拥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如果是国有土地使用证,那么其上的房屋可以进行买卖、赠与、抵押、出租等;如果是集体土地(或宅基地),那么其上的房屋就不能抵押,买卖、赠与也需要得到村镇相关部门的同意方可办理。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只有两个:一是城镇土地国家所有,二是乡镇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因此,任何单位不能单独买卖土地所有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也不能单独转让,当土地上的房屋转移、抵押时,其附属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转移、抵押。